翡翠的光照表现与其内部结构、矿物成分和光学特性密切相关,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 透明度与光感
翡翠的透明度从透明到不透明均有,高品质翡翠(如玻璃种)在强光下呈现清澈透亮的光泽,光线能穿透内部并产生柔和漫反射。中低档翡翠(如豆种)因晶体颗粒粗大,光线散射明显,透光性较弱,表面常呈浑浊感。
2. 玻璃光泽与油脂光泽
多数翡翠表面具有典型的玻璃光泽,抛光后反射光强烈锐利。部分老坑翡翠会因微晶体结构致密而呈现油脂光泽,光线更温润内敛。处理过的B货翡翠因酸洗破坏结构,光泽可能呈现蜡状或哑光。
3. 翠性(苍蝇翅)
在侧光照射下,翡翠解理面会闪现片状闪光,即“翠性”。这是硬玉矿物解理面的反光现象,颗粒越粗越明显,高冰种以上翡翠因结构细腻可能不易观察。
4. 颜色与光的交互
- 正绿翡翠:光线照射下绿色会显得更鲜艳,铬致色品种可能出现荧光效应。
- 紫罗兰翡翠:在自然光下可能偏蓝灰,强白光下紫色更饱和,但部分含锰品种会因光线变色(灯光下泛红)。
- 墨翠:透射光下呈现深绿色,反射光则呈黑色,属于隐色翡翠的典型特征。
5. 荧光反应
部分翡翠在紫外线灯下会发蓝白色荧光(与环氧树脂充填或蜡层有关),天然A货通常无荧光或仅有微弱反应。此现象常用于鉴别处理翡翠。
6. 光线对质地评判的影响
专业检测常用强光手电(色温4500-5500K)观察:
- 45度斜射可判断颗粒粗细和绺裂;
- 背透光能检测杂质、棉絮分布;
- 暗域照明(侧光)可凸显内部纹理。
扩展知识:缅甸帕敢矿区出产的部分翡翠具有“起胶”现象,光线照射时表面如凝固胶体般流淌,这是晶体无序排列造成的特殊光学效果,多见于老坑糯冰种以上料子。而“刚性光”则指顶级翡翠因晶粒高度定向排列产生的冷冽反光效应,多见于木那场口的高冰满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