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贵的古钱币中,与张作霖相关的当属"张作霖中华民国十六年伍拾圆龙凤金币",该币在钱币收藏界被誉为"币王",其价值与历史背景均极具分量。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特征与拍卖记录
1. 稀缺性:该币为1927年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未正式发行,现存世仅3枚。2017年北京诚轩拍卖会上,一枚以2587.5万元成交,打破中国钱币拍卖纪录;2021年上海泓盛秋拍中,另一枚更以4657.5万元天价成交(含佣金)。
2. 工艺价值:采用镜面精铸,正面为张作霖戎装像,背面"龙凤黼黻图"源自袁世凯时期国徽设计,结合西洋浮雕技法与中国传统纹饰。
二、历史背景与政治意义
1. 军阀铸币的特殊性:张作霖掌控北洋政府时期,试图通过铸币巩固政权合法性。币面"陆海军大元帅"头衔反映其1927年6月就任北洋政府元首的历史节点。
2. 民国货币体系缩影:该币参考袁世凯"飞龙金币"形制,但面值高达伍拾圆,远超当时流通货币价值,实为权力象征而非实用货币。
三、收藏市场现状与鉴别要点
1. 仿品泛滥:因真品稀少,市面上常见低锌合金仿制品。真币边齿锋利均匀,人物髮丝雕刻细腻,重量约37克(库平一两标准),含金量89%。
2. 学术争议:有学者认为该币可能为1970年代香港藏托造币厂复刻,但权威鉴定机构(如PCGS)认证的拍卖品均被认可为原始试铸版。
四、相关延伸品种
张作霖像纪念银币:民国15年、16年、17年系列银币(面值壹圆)亦属珍品,2022年一枚民国17年样币以1380万元成交。
奉天省造货币:张作霖主政东北时期的"奉天一两"银币(1898年)曾创下250万美元成交纪录,但非其个人纪念币。
该币的价值不仅在于贵金属与工艺,更承载了北洋军阀时期复杂的政治博弈。其价格攀升反映中国近现代机制币收藏的国际化趋势,目前顶级藏家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及欧美地区。对研究者而言,此类钱币是民国财政史、军阀史的一手实物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