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玉器种类及用料表
一、仿古玉器主要种类
1. 礼器类:
- 玉琮:外方内圆中空器,仿良渚文化风格多见,常见纹饰为神面纹。
- 玉璧:圆形片状,中孔直径小于边宽者称璧,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典型器形。
- 玉圭:长条形端刃器,商周时期礼器,仿制多刻阴线纹饰。
2. 佩饰类:
- 组玉佩:仿春秋战国组合式玉佩,含璜、冲牙、觽等组件。
- 玉舞人:仿汉代扁平片状舞人造型,多见翘袖折腰姿态。
- 龙形佩:战国"S"形龙佩为典型,采用镂空技法仿制。
3. 器皿类:
- 玉卮:仿战国汉代饮酒器,筒状体带单耳或三足。
- 玉樽:仿汉代圆形酒器,常见熊足造型。
- 玉盒:仿唐宋时期风格,多饰云纹或花卉纹。
4. 陈设类:
- 山子:仿明清玉山子,表现山水人物题材。
- 玉插屏:仿清代双面雕插屏,多用青玉制作。
5. 文房用具:
- 玉镇纸:仿宋代造型或长方形素面。
- 玉笔筒:仿明代浮雕山水人物纹饰。
二、仿古玉器常见用料
1. 传统玉料:
- 和田玉:新疆产,分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等,仿高古玉多用青玉。
- 岫岩玉:辽宁产,绿色系为主,硬度较低,多仿红山文化玉器。
- 独山玉:河南产,杂色较多,仿战国器物常见。
2. 地方玉种:
- 蓝田玉:陕西产,绿黄色调,唐代制品仿制多用。
- 玛纳斯碧玉:新疆产,深绿色带黑点,仿清代宫廷玉器。
3. 新仿材料:
- 石英岩:常做染色处理冒充沁色。
- 阿富汗玉:方解石质,仿汉代玉璧多见。
- 乳化玻璃:模仿和田玉质地,光泽过强。
4. 作旧处理材料:
- 高锰酸钾:制造红褐色土沁。
- 氢氟酸:腐蚀表面形成风化效果。
- 高温烧烤:制造鸡骨白效果。
三、仿古工艺特征
1. 纹饰特点:
- 阴刻线:仿商周双勾碾法,新仿线条生硬。
- 游丝毛雕:仿汉代细密阴线,现代多用电动工具。
2. 作旧技法:
- 打磨:用解玉砂模仿古代砣机痕迹。
- 染色:区分土沁、血沁、水银沁等不同类型。
3. 造型特征:
- 比例失调:仿制时常见器形比例失真。
- 纹饰错位:不同时代纹饰混杂使用。
四、断代要点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记载的"宋工"、"苏工"等仿古工艺流派至今仍有延续。现代高仿品会刻意保留部分原始工艺痕迹,如桯钻打孔留下的喇叭孔、两端对钻孔的错位现象。真品氧化层呈现渐进式过渡,而化学作旧往往颜色浮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