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紫砂 >> 百科详情

桂林盖款上合梅紫砂壶

2025-07-20 紫砂 责编:奇石百科 1354浏览

桂林盖款上合梅紫砂壶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与艺术特色的紫砂作品,融合了传统工艺与桂林地域文化元素。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桂林盖款上合梅紫砂壶

1. 款识特征与历史背景

"桂林盖款"通常指壶盖内部或壶底镌刻的"桂林"字样,这类款识常见于晚清至民国时期,部分为作坊号或匠人代称。需注意区分桂林地名款与匠人款,宜兴曾有陶工以"桂林"为名制壶,但非广西桂林产。上合梅壶型多为传统梅桩造型,以梅花枝干为流、把,体现文人雅趣。

2. 泥料与工艺鉴别

真品多采用黄龙山原矿紫砂,常见底槽清或紫泥调砂,质感温润有砂粒感。民国时期泥料炼制技术有限,胎体常含黑星、云母等矿物杂质。现代仿品泥料过于纯净或添加化学呈色剂,需通过30倍放大镜观察颗粒分布。

3. 造型与装饰考据

梅桩壶讲究"势、韵、工"结合:

壶身多作扭曲树瘤肌理,比例需符合黄金分割

枝干接柄处采用"藏锋处理",无现代工具痕迹

贴塑梅花讲究"五瓣分明",民国时期常用模印工艺

4. 收藏注意事项

警惕"一厂桂林款"等概念炒作,1990年代台湾曾有批量仿古

真品包浆层次分明,日光下可见"金属光晕"

权威鉴定建议对照《宜兴紫砂珍赏》等文献图谱

5. 市场价值评估

2018年北京保利秋拍,民国桂林款梅桩壶成交价28.75万元。目前普品市场价3-8万元,精品突破15万元。早期作品升值空间优于现代高仿品。

延伸知识:

上合梅壶型源自陈鸣远"梅段壶",清代朱石梅、民国冯桂林等均有改良。当代何道洪、高振宇等大师在传统基础上创新,采用绞泥、镶嵌等技法。紫砂壶养护时避免接触油烟,每次使用后需用茶汤浇淋养润。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紫砂壶通常不建议用来直接装调料,原因如下:1. 材质特性影响味道 紫砂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强且易吸附气味。长期存放油、醋、酱油等液体调料会导致壶体吸收异味,难以彻底清除,影响后续泡茶时的茶汤风味。2
    2025-07-12 紫砂 3158浏览
  • 黄金段泥紫砂壶确实含有铁元素,这是由其矿料成分和烧制特性决定的。以下是详细分析:1. 矿料成分 黄金段泥属于紫砂泥中的团泥类,主要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其原矿由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共生矿组成,天然含有赤铁矿
    2025-07-12 紫砂 2130浏览
栏目推荐
  • 肖建明是当代宜兴紫砂壶艺界的知名工艺师,出身于紫砂世家,其家族在宜兴丁蜀镇从事紫砂创作已有多代历史。以下是关于肖建明及其紫砂艺术的相关信息:1. 家学渊源与传统脉络 肖建明的家族属于宜兴紫砂传统世家体系,
    2025-06-19 紫砂 7692浏览
  • 紫砂壶的保温时间主要受到壶体的厚度、壶的制作工艺、泥料的特性以及外部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紫砂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具体时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1. 厚度影响:紫砂壶的厚度越大,保温时间越长
    2025-06-19 紫砂 8020浏览
  • 紫砂壶快速包浆需结合科学养护与自然氧化原理,以下是系统化操作步骤及原理分析:1. 精选泥料基础 紫砂壶包浆速度与泥料品质直接相关。朱泥结晶度高,氧化铁含量丰富,包浆形成较快;底槽清颗粒层次明显,易于吸附茶油
    2025-06-19 紫砂 2750浏览
全站推荐
  • 齐家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2200-前1600年)的重要遗存,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的黄河上游流域。其玉器兼具实用性、礼仪性和艺术性,代表器物及特点如下:1. 玉琮 齐家文化玉琮受良渚文化影响,多为方柱体外
    2025-07-17 玉器 571浏览
  • 玛瑙珠子的真假辨别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判断,以下为详细鉴别方法及扩展知识:1. 观察颜色与纹路天然玛瑙:颜色过渡自然,常见同心层状、带状或云雾状纹路,纹路边界模糊。朱砂点(红色颗粒)是天然南红玛瑙的典型特征
    2025-07-17 玛瑙 2900浏览
  • 清朝的翡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地区和渠道: 1. 缅甸地区(尤其是今日的克钦邦) 清朝时期,缅甸北部的克钦邦(当时称为“勐拱”)是最重要的翡翠产地,盛产高品质硬玉(即传统意义上的翡翠)。乾隆时期,缅甸翡翠大量
    2025-07-17 翡翠 120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