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式写意国画的创作步骤如下:
1. 立意构思
明确创作主题(如山水、花鸟、人物),结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原则,通过观察自然获取灵感后提炼主观意象。文人画注重"写胸中逸气",需在构思阶段确定画面意境与情感基调。
2. 经营位置
运用南朝谢赫"六法"中的构图法则,注重虚实相生与留白处理。山水画常用"S"形构图或"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花鸟画讲究"折枝法"与"虚实呼应"。
3. 笔墨准备
选择生宣纸(分棉料、净皮等类别),建议使用"一得阁"或"红星"墨汁。毛笔需备齐狼毫(勾勒)、羊毫(渲染)、兼毫(过渡)三类型,新笔开锋需用温水浸泡。
4. 骨法用笔
中锋运笔体现"屋漏痕""锥画沙"的力度,侧锋皴擦表现质感。重要线条需"一波三折",忌讳平滑呆板。掌握"五笔"要领:平、圆、留、重、变。
5. 设色技法
遵循"色不碍墨"原则,以植物性颜料(花青、藤黄)为主,矿物颜料(石青、朱砂)慎用。浅绛山水仅辅以赭石淡彩,没骨画法则需掌握"破色法"与"撞水法"。
6. 皴擦点染
根据物象选择皴法:山水可用披麻皴(土山)、斧劈皴(石山),花鸟常用点厾法。注意"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墨色对比,焦墨提神,淡墨醒韵。
7. 题款钤印
书法题跋需与画面气脉相通,穷款、长题依构图而定。印章分姓名章、闲章(引首章、压角章),朱文白文搭配使用。印泥建议选用漳州八宝印泥。
8. 装裱保护
托画心需用糨糊手工装裱,立轴裱件要保留"诗堂"。现代可采用机裱覆膜,但影响二次修复。绢本作品需每隔30年重新揭裱。
延伸知识:
写意与工笔的区别在于"笔简意繁",明代徐渭开创泼墨大写意,八大山人将夸张变形推向极致。
当代创新可尝试综合材料,如在宣纸上融合丙烯颜料,或用盐渍法制造特殊肌理,但需保持笔墨本体语言。
鉴赏标准讲究"气韵生动",细节处理要"大胆落笔,细心收拾",避免"板、刻、结"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