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品质鉴别主要从颜色、质地、硬度、净度、优化处理和产地等方面综合评估:
1. 颜色
- 高品级:天蓝色(蔚蓝、波斯蓝)、均匀饱和,无杂色。瓷松颜色最纯正,价值最高。
- 次优:绿色、蓝绿色(随铜、铁含量变化),颜色越浅或发灰黄则品质越低。
- 色带分布:网状铁线(如乌兰花)若形成美观纹路可提升价值,但杂乱线纹会降低品质。
2. 质地与结构
- 致密度:高瓷料断口呈贝壳状,抛光后如陶瓷般光亮;低瓷料粗糙易碎(泡松)。
- 孔隙率:优质绿松石吸水率低(滴液不渗),注胶或染色处理的孔隙率异常。
3. 硬度分级
- 硬度5-6(莫氏)为优质,可雕刻;硬度<4需注胶加固,易磨损。
- 原矿无优化的硬质料称为“素料”,收藏价值更高。
4. 净度特征
- 天然杂质(高岭土、褐铁矿)越少越好,但部分“水草纹”可增加独特美感。
- 注胶处理品表面有蜡状光泽,紫外灯下可能显荧光。
5. 优化处理鉴别
- 浸胶:轻微增色,国标允许;灌胶(吉尔森法)颜色呆板,密度偏低。
- 染色:颜色聚集裂隙处,擦拭脱色。天然色渐变自然。
6. 产地影响
- 湖北竹山:高瓷蓝料著名,云盖寺矿已封矿,现存料稀缺。
- 伊朗尼沙普尔:传统波斯蓝,铁线少,国际认可度高。
- 美国亚利桑那:睡美人矿多纯天蓝色,多用于饰品。
7. 其他指标
- 块度:完整大料稀有,小料多用于配饰。
- 历史人文价值:带考古背景的绿松石(如殷墟出土)有额外溢价。
注:实验室鉴定需结合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数据,避免人工合成材料(如吉尔森松石)冒充。日常购买建议选择权威证书(如NG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