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手串车出的珠子表面不光化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1. 刀具磨损或选择不当
车珠刀具的锋利度和形状直接影响表面光洁度。若刀具钝化或刃口角度不合理,会导致木材纤维撕裂而非平整切割。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具需定期修磨,针对不同木材(如硬木需前角更大的刀具)调整参数。
2. 进给速度与转速不匹配
转速过低(<2000rpm)或进给速度过快(>0.2mm/转)易产生振纹。对于密度不均的木材(如紫檀瘿木),需采用变频调速车床,在纹理复杂区域降低进给量。
3. 木材含水率异常
理想车珠含水率应控制在8-12%。湿度过高(>15%)会导致纤维弹性增强,车削后回弹形成毛刺;过干(<6%)则易崩边。建议用微波干燥箱进行恒温除湿处理。
4. 未进行阶梯式精加工
粗车(留0.5mm余量)、半精车(0.2mm)、精车(0.05mm)的三阶段工艺不可省略。直接一次成型会使切削力过大,特别是对于交错纹理的沉香、黄花梨等材料。
5. 砂光工序缺失
应使用320-5000目砂纸逐级手工打磨,或配置软轴砂光机配合羊毛轮+金刚砂膏抛光。机械化水磨时需控制水温在40℃以下防止木蜡析出。
6. 木材内应力释放
新开料的木材需静置7-15天使应力平衡。急干料或树瘤部位易发生后期形变,可通过蒸煮定型(100℃/2h)或微波固形处理。
7. 车床主轴跳动超标
普通车床径向跳动应<0.02mm,使用液压夹头比三爪卡盘更适合异形料。添加跟刀架可减小悬伸长度带来的振动。
扩展知识:
对于树脂含量高的檀香木,建议采用-10℃低温车削减少粘刀;
车削鸡翅木等含硅质木材时,需改用CBN刀具提高耐用度;
超声波辅助车削技术可降低30%表面粗糙度,适合高精度佛珠加工。
最后抛光可选用棕榈蜡+蜂蜡1:1混合烫蜡,或使用德国进口LOBA水性木器漆进行UV固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