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代器物和艺术品,涵盖陶瓷、玉器、青铜器、书画、钱币、杂项等多个门类。以下是入门者需掌握的要点:
1. 分类与主要门类
- 陶瓷:分陶器和瓷器,需熟悉历代窑口(如越窑青瓷、景德镇青花)、釉色(霁蓝、豇豆红)及款识。唐代三彩、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元青花等是重点。
- 玉器:红山文化玉龙、商周礼玉、汉代玉璧、明清和田玉雕。注意工痕(砣工、拉丝)和沁色(土沁、血沁)。
- 青铜器:夏商周礼器(鼎、簋)、兵器(戈、剑)、铜镜。纹饰如饕餮纹、云雷纹,铭文断代是关键。
- 书画:区分绢本、纸本,掌握名家风格(如八大山人冷逸、齐白石写意)和装裱形式(手卷、册页)。
- 钱币:先秦布币、五铢钱、开元通宝到机制银元。关注版别(如康熙通宝满汉文)和存世量。
- 杂项:竹木牙角雕、漆器、珐琅器、古籍善本等,需结合材质与工艺特征。
2. 鉴定基本方法
- 材质分析:玉器硬度、铜器合金比例、瓷器胎土成分。
- 工艺痕迹:手工拉坯与模具区别,青铜器范线、瓷器痕。
- 包浆与老化:自然形成的氧化层(铜器绿锈、木器皮壳)与人为做旧差异。
- 款识与文献:对比官方年号款、名家题跋,查证《金石录》等古籍。
3. 市场与收藏原则
- 真伪辨别:避免“捡漏”心态,高仿品(如河南青铜器、景德镇复烧瓷)泛滥。
- 品相估值:全品与残损价差大,瓷器冲线、书画霉斑显著影响价值。
- 合法收藏:禁止交易出土文物(需有传承记录),关注《文物保护法》。
- 保养常识:青铜器忌氯离子,书画防紫外线,玉器避免碰撞。
4. 学习途径
- 书籍:《中国古陶瓷图典》《玉器鉴定三十讲》《历代古钱图说》。
- 博物馆:故宫、上博、陕历博的常设展,注意器物细节与解说。
- 行业活动:拍卖会预展(嘉德、保利)、鉴宝节目、藏家交流会。
古玩收藏需长期积累,建议从标准化程度高的门类(如清三代瓷器、明清玉牌)入手,结合实物多看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