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文玩知识 >> 古董 >> 百科详情

中国十大古董收藏家

2025-06-05 古董 责编:奇石百科 6203浏览

中国古董收藏界涌现过许多重量级人物,他们在文物保护和艺术品市场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以下是十位具有代表性的收藏家及其贡献:

中国十大古董收藏家

1.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始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收藏家之一。专注于明清家具、陶瓷、玉器,通过书籍和电视节目普及文物知识,推动民间收藏文化。

2. 刘益谦:新理益集团创始人,以资本运作闻名,曾斥资2.8亿港元购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创下中国瓷器拍卖纪录。其收藏涵盖古代书画、瓷器、佛教艺术等。

3. 王世襄(已故):文物学者、收藏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通才"。专著《明式家具珍赏》奠定学术界对明清家具的研究基础,其藏品多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4. 张宗宪:香港著名古董商,收藏以明清官窑瓷器和宫廷艺术品为主。曾捐赠多件珍品给上海博物馆,推动中国瓷器研究国际化。

5. 徐其明:徐龙集团创始人,专注高古瓷和青铜器收藏,其藏品多次亮相国际拍卖会,并资助修复故宫乾隆花园。

6. 翟健民:香港永宝斋主人,国际知名瓷器鉴赏家,长期担任拍卖行顾问,培养了大量鉴定人才。

7. 蔡铭超:以2.9亿港元拍得圆明园兽首(后因争议未付款),活跃于佛教艺术品和宫廷文物收藏领域。

8. 陈泰铭:台湾国巨集团董事长,收藏涵盖西方现当代艺术与中国古代书画,曾购藏贾科梅蒂雕塑等国际顶级艺术品。

9. 赵心:古玉收藏大家,专注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研究,其藏品体系完整,学术价值极高。

10. 李鉴宸:新加坡籍华裔收藏家,以宋代瓷器、明清宣德炉著称,注重科技鉴定与传统眼学结合。

中国古董收藏的兴盛与改革开放后艺术市场发展密切相关。2009年后,中国跃居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收藏群体从传统文人向企业家扩展。但需注意,收藏不仅关乎财力,更需深厚的鉴定功底与文化积淀。目前业内面临造假技术升级、文物回流成本高等挑战,专业机构和学术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探测仪器古董的真假需要综合运用科学鉴定、经验判断和技术手段,以下是详细方法和技术要点: 1. 材质分析 - 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检测古董的金属、陶瓷或颜料成分,与历史工艺标准对
    2025-09-15 古董 4620浏览
  • 关于流入菲律宾的中国古董,主要有以下几类来源及背景:1. 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遗产 菲律宾自唐宋时期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中国商船频繁往来带来大量瓷器(如青花瓷、龙泉青瓷)、铜钱、金属器等。明代沉船
    2025-09-15 古董 2422浏览
栏目推荐
  • 以下是关于北京古董鉴定学徒的相关信息,内容涵盖入门要求、学习路径、实践要点及行业知识扩展,供参考: 一、学徒入行基本要求 1. 文化基础:需熟悉中国历史、艺术史,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工艺特征、款识演变等。例如瓷
    2025-08-11 古董 5782浏览
  • 搞笑直播古董拍卖会创意策划 拍卖会核心创意点1. "鉴宝专家"人设崩塌故意安排"砖家"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把现代工艺品说成是商周时期的(实际是上周的)声称某件仿品上有"微波炉加热痕迹",证明是古代高科技产物用显微镜
    2025-08-10 古董 1884浏览
  • 焦作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董老物件回收涉及多个专业领域,需综合考虑市场行情、真伪鉴定和合法流程。以下是关键点分析:1. 品类评估青铜器:焦作地区可能存有战国至汉代青铜器残件,需注意《文物保护法》对三级
    2025-08-10 古董 710浏览
全站推荐
  • 老瓷器保养需要遵循科学严谨的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不可逆损伤。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及扩展知识:1. 防震防摔 老瓷器胎质脆弱,尤其高温釉、薄胎瓷或已有开片的器物需单独存放。陈列时应置于稳定位置,远离通道,底
    2025-09-16 瓷器 334浏览
  • 男性佩戴绿松石项链在古今中外均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以下从材质特性、文化象征、搭配技巧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一、材质特性与功效 1. 矿物学属性:绿松石属磷酸盐矿物,硬度5-6(莫氏硬度),含铜、铁等致
    2025-09-16 绿松石 6975浏览
  • 中国境内的和田玉采集目前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规定。以下是关键要点:1. 禁采政策 新疆和田地区自2017年起全面禁止非法采挖和田玉
    2025-09-16 和田玉 9234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