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敦刻尔克时期瓷器

2025-06-03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3890浏览

敦刻尔克时期(约1940年前后)是欧洲瓷器发展史上一个特殊阶段,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影响。以下从生产背景、工艺特征、收藏价值等方面展开分析:

敦刻尔克时期瓷器

1. 历史背景与生产状况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6月)标志着法国北部工业区陷落,包括塞夫勒(Sèvres)、利摩日(Limoges)等主要瓷厂的生产设施遭到破坏或被迫搬迁。部分窑炉转为生产军需品,民用瓷器产量锐减。这一时期法国瓷器的底款常带有战时特征,如简化标识或临时编号。

2. 工艺与材质的变化

- 原料短缺:高岭土进口受阻,部分厂商采用替代性粘土,釉面光泽度和胎体致密度下降。

- 装饰简化:传统手绘珐琅彩减少,转印贴花技术普及,图案以爱国主题(如洛林十字)或简朴几何纹样为主。

- 烧制缺陷:因燃料配给制度,窑温控制不稳定,常见流釉、气泡等非典型瑕疵。

3. 代表性窑口与作品

- 塞夫尔窑:1940年前后生产过一批灰釉粗胎实用器,底款为手刻"S"标记,区别于战前金彩款识。

- 德国占领区窑厂:如梅森(Meissen)部分生产线被征用,产品流向军官阶层,釉下蓝剑标记的精细度降低。

4. 收藏研究价值

该类瓷器是战时物质文化的实证,存世量少且多有使用痕迹。2016年伦敦拍行曾以2200英镑成交一件敦刻尔克撤退同期生产的利摩日野战医院药罐,其侧面釉下刻有士兵签名,具有双重历史意义。

5. 鉴定要点

- 胎体多见杂质或未粉碎的矿物颗粒

- 釉色偏冷灰调(钴料掺锰替代)

- 底足处理粗糙,常露胎无釉

这一时期的瓷器虽艺术性受限,但其蕴含的战争叙事使其成为20世纪工业史研究的重要物证。部分私人藏家专门收集1940-1944年欧洲战时代用瓷,形成特殊收藏门类。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宋代的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达到了艺术与技术的巅峰,以其典雅简洁的审美和精湛的工艺著称。以下是代表性瓷器种类及特点的详细分析:1. 汝窑 汝瓷以天青色釉闻名,釉面呈现"蟹爪纹"开片,釉色莹润如玉石。采用满釉支烧
    2025-09-12 瓷器 6561浏览
  • 无双谱瓷器是指以清代康熙年间刊刻的《无双谱》为题材制作的瓷器,主要流行于清代中晚期(18-19世纪)。《无双谱》由金古良编撰,收录了从汉至宋40位旷世无双的历史人物画像,如项羽、诸葛亮、李白等,这些人物被赋予忠
    2025-09-12 瓷器 3281浏览
栏目推荐
  • 搜索清朝奏折中涉及的瓷器信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官方档案数据库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大清历朝实录》《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等收录了大量官员呈递的奏折,可通过馆内数字化平台或合作数据库(如"国
    2025-08-13 瓷器 9412浏览
  • 瓷器的主要成分包括高岭土、石英、长石等矿物原料,这些原料经过高温烧制后形成致密的硅酸盐结构。以下是具体成分及其作用: 1. 高岭土(瓷土):主要成分为含水铝硅酸盐(Al₂O₃·2SiO₂·2H₂O),是瓷器的骨架材料,提
    2025-08-13 瓷器 1593浏览
  • 唐代绞胎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珍罕品种,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学价值备受收藏界瞩目。以下是对其拍卖相关情况的综合解析: 1. 工艺特征与技术价值绞胎瓷通过将不同颜色的胎土(如白、褐、赭)揉合拉坯,形成自然纹
    2025-08-13 瓷器 9483浏览
全站推荐
  • 在家中悬挂红纸黑字画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美学价值。以下从材质、内容、悬挂方式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说明:1. 材质与工艺 传统红纸多为手工宣纸染色制成,现代则多用耐久性更强
    2025-09-14 字画 7467浏览
  • 关于信阳董家河画家金的相关信息,目前公开资料中提及较少,可能需要更具体的背景补充。但结合信阳地域文化和艺术生态,可以展开以下分析:1. 信阳董家河的艺术背景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董家河镇隶属浉河区,地处
    2025-09-14 画家 4423浏览
  • 中国书法家刘高升是当代书法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艺术风格融合传统与创新,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1. 艺术风格与技法特点刘高升深研魏晋楷书与明清行草,尤以"二王"体系为根基,其作品
    2025-09-14 书法 9114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