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创作中宣纸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种类宣纸的特性直接影响笔墨呈现效果。以下是主要分类及使用场景:
1. 生宣(未加工宣纸)
吸水性极强,墨色易晕染扩散,适合写意画。
- 特点:纸质柔软,墨韵层次丰富,一笔下去会出现明显的"墨晕"效果。
- 适用:大写意花鸟、山水画的泼墨技法,如徐渭、八大山人的风格。
- 细分种类:特净皮(纤维高)、棉料(含草秆较多,性价比高)。
- 注意事项:控制蘸墨量,初学者建议先练习控制水分。
2. 熟宣(胶矾加工纸)
经明矾处理,不吸水,适合工笔画。
- 特点:表面光滑,墨色不晕染,可反复刻画细节。
- 适用:工笔重彩、人物画、勾线填色,如宋代院体画。
- 细分种类:云母笺(带闪光颗粒)、冰雪宣(极光滑)、蝉翼宣(极薄透明)。
- 缺点:日久易脆裂,矾过量会导致返铅。
3. 半生熟宣(中性宣纸)
吸水性介于生熟宣之间,适用性广。
- 特点:既有适度墨韵又便于控制,适合小写意或兼工带写。
- 代表品种:玉版宣、煮捶宣(经砑光处理)。
- 进阶用法:可通过局部刷胶矾改成熟宣特性。
4. 特种宣纸
- 洒金宣:泥金斑点,适合书法或宫廷风格绘画。
- 仿古宣:染色做旧,适用于临摹古画。
- 绢本:严格算织物,但常用于工笔画,比熟宣更耐磨。
选纸要点:
安徽泾县产青檀皮宣为传统上品(红星牌为现代代表)。
厚纸(如夹宣)适合积墨法,薄纸(如单宣)宜表现灵动笔触。
新纸有"火气",存放3-5年的"陈纸"更温润。
试纸窍门:滴墨后迅速扩散为生宣,缓慢渗透为半生熟,完全不渗即熟宣。
历代画家对用纸有独特偏好:如八大山人喜用粗糙的"毛边纸"追求苍劲效果,近代李可染则定制加厚皮纸表现积墨山水。当代也有混合麻、竹纤维的实验性宣纸。纸性理解需结合实践,不同技法可突破纸张限制——傅抱石甚至用皮纸创造"抱石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