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摆件架子的名称根据材质、功能和文化背景有多种称谓,以下是常见的专业术语及扩展说明:
1. 博古架(多宝格)
明清时期流行的经典架具,以木制为主,带有镂空隔断,兼具陈列与空间分隔功能。其设计讲究“隔而不透”,适合展示瓷器、玉器等小型珍玩,台北故宫藏有清代紫檀多宝格精品。
2. 展陈架
现代博物馆学术用语,指代专业化展示支架,常配备防震玻璃层板、恒湿调控系统,如上海博物馆青铜器展区使用的智能调节展柜。
3. 古董承座
特指用于固定单件贵重藏品的辅助支架,如汝窑瓷盘常用的珐琅鎏金底座,具有防滑防倾覆设计。
4. 洞石壁龛
欧洲古典建筑学术语,指内嵌于墙体的陈列凹槽,文艺复兴时期常用于摆放雕塑,材质多为大理石,卢浮宫部分展区仍保留此类原始陈设。
5. 琴桌式展台
明式家具衍生品类,案面常设拦水线防止器物滑落,下部抽屉可存放锦盒,适用于文房清供陈列。
补充知识:专业古董储存需注意湿度控制(理想范围45-55%RH),紫外线过滤(照度不超过50lux),明代《长物志》记载“藏物宜楠木为格,避蠹樟脑”。现代碳纤维支架也逐渐应用于重型青铜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