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绿松石的好坏需综合以下多个维度:
1. 颜色
优质绿松石呈鲜艳的“天空蓝”或“孔雀绿”,色调均匀饱满。高瓷蓝最为珍贵,颜色越接近纯正天蓝色价值越高。次品颜色发灰、发白或分布不均,可能出现斑驳色块。
2. 瓷度与光泽
瓷度指质地致密程度。高瓷绿松石表面呈玻璃光泽,硬度可达5-6级(莫氏硬度),敲击声清脆;低瓷料子粗糙,光泽暗淡,易碎且常需注胶优化。原矿无优化处理的绿松石价值更高。
3. 铁线与杂质
天然铁线(褐黑色脉纹)若分布自然、形成独特纹理(如乌兰花),可提升艺术价值。但杂质过多、铁线杂乱或含明显白灰斑(“白哨”)则降低品质。注胶处理的铁线边缘可能呈现胶质感。
4. 净度与孔隙率
顶级绿松石无 visible 裂纹或孔隙,吸水率低(滴水性测试时水珠不快速渗透)。泡松等低质料孔隙大,易吸水变色,往往需染色或注蜡处理。
5. 优化处理鉴别
- 浸胶/注胶:紫外灯下可能出现荧光反应,表面有塑料光泽。
- 染色:颜色浮于表面,裂隙处染料富集,酒精擦拭可能脱色。
- 碳酸盐仿制品:遇盐酸冒泡(天然绿松石无反应)。
6. 产地特征
- 湖北郧阳云盖寺料以高瓷蓝闻名,竹山丫角山料细腻少铁线。
- 美国睡美人矿出产无铁线纯蓝松石,波斯松石历史悠久但多经油蜡处理。
7. 触感与包浆
高瓷料手感冰凉光滑,盘玩后包浆莹润;劣质品干涩,长期佩戴可能褪色开裂。原矿未经盘玩前通常表面有白霜(“返碱”),属正常现象。
8. 证书验证
权威鉴定证书(如NGTC、GIA)可确认是否天然、有无优化。注意“处理”字样及备注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