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石中寻找玉石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矿物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下为系统化的鉴别方法:
1. 观察皮壳特征
- 砂皮料:常见于翡翠原石,砂粒粗细均匀、结构致密的皮壳下常藏优质玉料。莫西沙场口的白盐砂皮、木那场口的黄盐砂皮往往内部种老。
- 蜡壳包裹:部分和田玉籽料表面有氧化形成的蜡状皮壳,需通过局部打磨观察皮下玉质。
- 风化纹:玛瑙原石表面常有蜂窝状风化纹,内部可能出现缠丝构造。
2. 密度与重量检测
- 玉石密度普遍高于普通岩石(翡翠3.30-3.36g/cm³,和田玉2.9-3.1g/cm³)。可通过手感掂量,同体积下玉石明显坠手。
- 使用静水称重法精确测量:原石空气中重量/(空气中重量-水中重量)=密度值。
3. 透光性测试
- 强光手电45°角照射观察:
* 翡翠可见纤维交织结构,软玉呈毛毡状结构
* 岫玉透光可见云朵状包裹体
* 水沫子(钠长石)会出现平行闪光
- 注意光线穿透深度,老种翡翠光晕扩散均匀。
4. 物理特性分析
- 硬度测试:翡翠摩氏硬度6.5-7,可刻划普通玻璃;和田玉6.0-6.5,能被钢刀划动但石英岩不能。
- 断口形态:软玉呈参差状断口,石英岩为贝壳状断口。
5. 内部结构识别
- 解理发育程度:翡翠可见"苍蝇翅"闪光,这是硬玉矿物解理面反光所致。
- 绺裂走向:原生绺多平行排列,次生绺常呈网状,影响取料价值。
6. 场口知识应用
- 缅甸翡翠各场口特征差异显著:
* 会卡场口多出水石,皮薄雾层明显
* 大马坎多见黄加绿,雾色分层清晰
* 帕敢基产出黑乌砂,皮下常有高色
7. 化学成分判别
- 便携式XRF分析仪可检测微量元素:
* 翡翠富含Cr元素致绿色
* 和田玉以透闪石为主,Fe含量影响青白玉色
* 独山玉含Cr、Ni等多种致色元素
8. 次生变化识别
- 沁色判断:真沁色沿裂隙深入,有过渡层次;人工染调单一。
- 包浆差异:天然籽料包浆厚重温润,滚筒料光泽呆板。
9. 特殊工具辅助
- 查尔斯滤色镜:染色翡翠呈红色,天然翡翠保持绿色。
- 紫外荧光灯:部分B货翡翠有蓝白色荧光反应。
10. 切磨验证
- 开窗位置选择:优先在突起部位或砂粒细腻处开窗,避开"松花"聚集区。
- 切口观察:翡翠新鲜断面呈玻璃光泽,水沫子为蜡状光泽。
重要补充:多数玉矿伴生特征矿物,如翡翠矿脉常与钠长岩共生,和田玉矿多存在透辉石化大理岩围岩。实际操作中需建立标样库对比,初学者应避免单纯依赖单一特征判断。现代科技手段如拉曼光谱仪能无损鉴定矿物成分,但传统经验依然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