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紫砂 >> 百科详情

陈国良薄苔紫砂壶

2025-06-18 紫砂 责编:奇石百科 693浏览

陈国良薄苔紫砂壶是当代紫砂艺术中的精品,其创作融合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具有较高的收藏与实用价值。以下是关于该壶的详细解析:

陈国良薄苔紫砂壶

1. 作者背景

陈国良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或省级大师,需具体核实),师承紫砂名家,擅长花器与光素器制作。其作品以线条流畅、工艺精湛著称,薄苔系列尤其体现其对泥料特性与自然意象的把握。

2. 泥料特点

薄苔壶多采用优质黄龙山原矿紫砂泥,泥色偏青灰或淡紫,砂质细腻却富有颗粒感。名称“薄苔”可能源自壶表独特的肌理处理,通过调砂或铺砂技法模拟苔藓的自然质感,兼具透气性与视觉层次。

3. 造型与工艺

- 壶型多见仿生设计,如松段、梅桩等,或融入抽象几何元素。

- 薄胎技法难度高,需精准控制坯体厚度(通常1.5毫米以内),考验作者对泥料收缩率的掌控。

- 细节处理如壶钮、流把的衔接处常以写意手法表现苔藓的蔓延形态。

4. 装饰与刻绘

部分作品搭配陶刻或泥绘,主题多围绕山水、诗词,与壶身肌理形成虚实对比。刻刀深浅变化模拟苔痕的浓淡,体现“书画砂壶一体”的理念。

5. 收藏价值

- 陈国良作品市场流通较少,薄苔系列因工艺复杂更显稀缺。

- 近年拍卖纪录显示,其花器精品成交价可达数十万元,年均涨幅稳定。

- 鉴别需关注作者印章(如“国良制陶”)、泥料发色及胎体透光性。

6. 使用与养护

建议冲泡轻发酵茶类(如台湾高山茶、铁观音),薄胎易吸香,需专茶专用。开壶时低温慢淋,避免骤热惊裂。日常用养可增强壶表润度,使“苔痕”更显古朴。

附:紫砂薄胎工艺始于明清,兴盛于当代。其难点在于坯体干燥与烧成中的变形控制,需反复修胚。优秀薄胎壶叩之声如磬,兼具“薄如纸、声如磬、润如玉”三妙。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紫砂壶原矿砂与调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原料处理、成品特性和工艺目的上,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原料来源与成分 - 原矿砂:直接采用单一矿源的紫砂矿料,未经人工调配。其化学成分为天然形成的铝硅酸盐矿物(如宜兴黄龙山
    2025-08-07 紫砂 9909浏览
  • 内蒙古紫砂酱釉五彩罐作为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收藏品,其交易需综合考虑以下要点: 一、历史与工艺背景1. 紫砂与酱釉的结合 内蒙古地区的紫砂器因当地特有的陶土资源而形成独特风格,酱釉是高温烧制的深褐色釉
    2025-08-07 紫砂 5929浏览
栏目推荐
  •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陶姓紫砂艺人及其相关背景资料,涵盖明清至今的代表性人物:1. 时大彬(明代) 虽非陶姓,但作为紫砂鼻祖供春的弟子,其徒弟中多位陶姓艺人延续了紫砂技艺。明代陶姓制壶者多与时大彬流派相关,如陶
    2025-07-10 紫砂 7111浏览
  • 明清时期的紫砂壶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相关书籍研究涵盖历史、工艺、名家及鉴赏等多个领域。以下为代表性著作及扩展知识:1. 《阳羡茗壶系》- 周高起(明) 中国首部系统记载紫砂壶的专著,详述明代宜兴紫
    2025-07-10 紫砂 7329浏览
  •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陶艺的瑰宝,自明代以来涌现出许多技艺精湛的大师。以下综合历史贡献、技艺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列举部分代表性人物(排名不分先后):明清时期大师 1. 供春(约1506-1566) - 被尊为紫砂壶鼻祖,
    2025-07-09 紫砂 7679浏览
全站推荐
  • 描金和田玉踏青手镯是一种结合传统玉雕工艺与黄金装饰的高端饰品,具有以下特点和价值:1. 材质珍贵 和田玉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尤其是新疆和田籽料,质地细腻、油润度高。描金工艺采用纯金或K金在玉表面绘制纹饰,
    2025-08-08 和田玉 9015浏览
  • 骆越文化是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重要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今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距今约3000至2000年(商周至秦汉时期)。其玉器以独特的造型、工艺和符号内涵著称,是研究百越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以下是关于骆越文化玉
    2025-08-08 玉器 8124浏览
  • 缅甸翡翠是否值得收藏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是关键考量因素及专业知识扩展:1. 资源稀缺性与产地优势 缅甸是全球最优质翡翠的唯一产地(占95%以上),尤其是帕敢矿区出产的老坑玻璃种翡翠,因其晶体结构致密、颜
    2025-08-08 翡翠 374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