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实验小学党委书画展作为一所注重文化传承与党建引领的基层党组织,始终将艺术教育视为提升师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近日,该校党委举办了一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书画展,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在党建活动中融入美育的创新实践。
勉县实验小学党委书画展于2023年11月15日至18日在该校艺术长廊成功举办。此次展览以“红心向党 艺绘初心”为主题,集结了全校师生的百余幅作品,涵盖水墨画、水彩画、书法篆刻等多个艺术门类,既有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深情礼赞,也有对校园生活与自然风光的生动描绘。
展览期间,全校共展出作品136幅,其中学生创作118幅,教师作品18幅。数据显示,超过85%的参展作品聚焦于红色主题,以党史人物、革命事迹和时代精神为创作源泉。具体分类如下:
作品类别 | 作品数量 | 作品 |
---|---|---|
书法 | 45幅 | 6幅 |
绘画 | 80幅 | 12幅 |
篆刻 | 11幅 | 3幅 |
展览设有多项互动环节,其中“红色精神传承墙”成为亮点。该区域集中展示了学生用毛笔书写《少年中国说》《沁园春·雪》等经典篇目,现场累计吸引参观者超过3000人次。数据显示,参与展览的教师团队达28人,覆盖6个党支部;学生参展人数占比达92%,涉及低年级至六年级的全部学段。
此次书画展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紧密结合,通过艺术创作深化了师生对党史的理解。展览共设置6个专题展区,每个展区均配有详细的解说牌,内容涵盖“红色记忆”“时代楷模”“校园风采”“生态文明”“传统文化”“未来展望”六大主题。其中“生态文明”展区展出的学生水彩画《绿野仙踪》系列,以环保视角描绘校园绿化带,被选为省级青少年美术作品展的推荐展品。
在专业评审环节,展览邀请了汉中市美协副主席李明、著名书法家王等5位专家担任评委。结合评分标准与作品质量,最终评出优秀奖32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4名。数据显示,一等奖作品中66.7%为低年级学生创作,反映出学校在艺术启蒙教育方面的显著成效。
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盛会,更是党建与美育融合的创新实践。勉县实验小学党委通过搭建艺术平台,让党员教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带领学生在创作中感悟红色文化。据校方统计,展览期间共开展4场主题教育讲座,其中《从甲骨文到现代书法》《中国山水画中的精神象征》等专题课程,吸引了全校70%的师生参与。
在展品内容方面,展出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教育特色。例如,六年级学生创作的《小小红军》系列漫画,通过手绘形式生动再现了长征故事,被多地教育部门作为红色教育案例推广。此外,教师团队创作的《教育初心》系列水墨画,运用传统技法表现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其中《三尺讲台育桃李》作品入选陕西教育系统党建创新案例。
展览还创新性地引入了数字技术,通过AR眼镜实现作品的立体化展示。数据显示,该技术吸引了28%的参观者,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群体。家长反馈显示,83%的参观家庭表示此类活动有助于孩子理解党史知识,提升审美素养。
从数据来看,勉县实验小学党委在艺术教育方面已形成体系化建设。2021年以来,该校累计举办书画展览12次,建立“党员艺术家工作室”6个,开发红色主题课程18门。本次展览更是取得丰硕成果,不仅获得市教育局“红色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称号,还带动周边5所小学开展联合美育活动。
该校党委书记张为民表示:“书画展是党委深化‘党建+教育’模式的重要举措。我们通过艺术载体传递红色基因,让党员教师成为美育先锋,让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未来将继续推进这一模式,计划在下学期开设‘党员讲艺术’系列课程。”
此次展览的社会影响力也值得关注。据统计,媒体报道量达42次,其中省级媒体15次,市级媒体18次,校级媒体9次。展览期间还吸引了县文旅局、美术馆等单位组织专题参观活动,累计接待人次突破600。部分优秀作品已被收录进《汉中红色文化青少年创作集》,成为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文献。
通过此次书画展,勉县实验小学党委成功打造了“红色艺术教育综合体”,实现了党建引领与美育发展的有机融合。这种以艺术为载体的党建工作模式,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创新样本,也为学校美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