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十大常见的假冒文玩手串及其鉴别要点,涵盖材质造假、人工处理和仿冒技术等乱象:
1. 塑料仿蜜蜡
用聚酯树脂或柯巴树脂冒充天然蜜蜡,常见荧光反应异常(紫外线灯下呈强蓝白光),盐水和热针测试可鉴别(天然蜜蜡浮于饱和盐水,热针穿刺有松香味)。
2. 染色玛瑙
通过化学染料浸泡普通玛瑙仿制南红或战国红,颜色艳丽不均,裂隙处有色素沉积,长时间佩戴易褪色。注胶处理的玛瑙在紫光灯下有明显荧光。
3. 粉压绿松石
将绿松石粉末与胶水混合压制,表面无天然铁线或铁线规则呆板,放大观察可见颗粒感,密度低于天然绿松。
4. 人工合成青金石
用方钠石染色或玻璃仿制,颜色过于均匀,无天然黄铁矿包裹体("金星"),白斑呈点状机械分布。
5. 油炸做旧星月菩提
低温油煮加速氧化制造"老籽",颜色发黑不均匀,孔道无自然磨损痕迹,盘玩后易开裂。
6. 酸咬核桃纹路
用腐蚀核桃表面伪造"百年老核桃",纹路生硬无包浆,缝隙处残留化学腐蚀痕迹。
7. 玻璃仿和田玉
高铅玻璃冒充和田玉籽料,内部可见气泡和搅动纹,手感轻飘,缺乏天然籽料的汗毛孔结构。
8. 树脂仿手串
违法贩售的""多为环氧树脂仿制,无竹丝纹和鱼子纹特征,热水测试有化学气味。
9. 酸洗注胶翡翠(B货)
强酸浸泡后充填环氧树脂,表面呈"龟裂纹",光泽呆板,敲击声沉闷,红外光谱检测可确认有机填充物。
10. 人工培育水晶冒充天然
水热法合成的紫晶、黄晶内部过于纯净,偶见"面包屑"状包裹体,天然水晶常见气液包裹体和矿物共生现象。
深层造假技术揭秘:
拼接技术:将真品薄片粘贴在仿品表面(如"贴皮翡翠"),侧光观察可见接缝
辐射改色:通过钴-60辐射使水晶变黑冒充天然烟晶
激光刻纹:在普通木材上雕刻"鬼脸纹"仿海南黄花梨
收藏建议:
1. 购买前学习基础矿物学知识,携带10倍放大镜和365nm紫光手电筒
2. 要求卖家出具CMA认证机构的检测证书
3. 警惕"故事营销",如"西藏老药师珠""清代传世蜜蜡"等话术
文玩市场鱼龙混杂,需牢记"一分价钱一分货",特别低价的名贵材质必有蹊跷。长期接触化学处理品可能危害健康,建议新手从基础品类入手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