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书法家陈天和是福建省漳州市杰出的书法艺术家,长期致力于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其作品以行草见长,兼擅楷、隶诸体,风格兼具南派书法的秀逸与北派雄浑之气,在闽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
一、艺术特点
1. 取法多元:陈天和早年师从漳州当地名家,后广泛临习二王、颜真卿、米芾等历代大家碑帖,尤以《兰亭序》《祭侄文稿》为根基,作品中可见晋唐风骨与宋代意趣的融合。
2. 地域特色鲜明:其创作常融入闽南文化元素,如以漳州名胜(南山寺、云洞岩)为题书写楹联,用笔中透露出闽地特有的温润灵动。
3. 墨法创新:善用枯湿浓淡对比,草书线条如漳州九龙江水般连绵跌宕,楷书则借鉴漳州木版年画的装饰性笔触。
二、社会贡献
1. 教育推广:担任漳州书法家协会顾问多年,在闽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讲座,主张“以古为新”的教学理念,培养青年书法人才百余人。
2. 文化工程:参与《闽南石刻文献汇编》编撰,发掘整理黄道周、张瑞图等漳州历史书家资料,推动地域书法史研究。
3. 公益实践:长期为漳州古城修复题写匾额,如台湾路历史街区商铺牌匾多出其手,被称为“闽南文脉的现代书写者”。
三、艺术成就
• 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四届草书展、海峡两岸书法名家联展等
• 获福建省第七届百花文艺奖书法类二等奖(2019年)
• 个人文集《砚边闽南》系统阐述漳州书法与地理、方言的关联性,被列入闽南文化研究丛书。
相关背景:漳州自明代以来便是书法重镇,涌现出黄道周、蔡烈等大家。陈天和延续了这一传统,其工作室设立于漳州古城内,常举办“墨香闽南”雅集活动,成为地方文化名片。其书法理论强调“方言入书”,认为闽南语的节奏感可转化为行笔的韵律,这一观点在学界颇具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