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公元737年~799年)原名李流谦,字谦之,号静虚子,后改名怀素,是唐代末年至五代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僧人,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书法家之一。
怀素的书法以草书为主,擅长楷、行、草、篆等书体,尤以草书最为著名。他的草书简练有力,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风格。其字体刚劲有力,筆法洒脱,墨迹自由,感情外放,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怀素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潇洒,他的草书给人一种奔放的印象。他在书写时把握了笔墨的运用与感情的表达,用自由随性的临摹技巧创造出了独特的风格。他笔力强劲,书法行云流水,遣词造句间也能体现出楚辞的豪放气息,给人一种激昂的感觉。
怀素擅长在纸上以草般的诗情画意,体现了他豪情万丈的性格,使草书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如《永历二年八月十七日雨中题壁》写道:“元亨谨幽静虚韵,造化凝静蔚轻云。”写这样的诗境史无前例,最重要的是从字里行间他那无边的英雄胆情和韵味。怀素的写草字字皆备薪茎,读者在观赏他的书法时既能领略到草书笔力之雄壮磅礴,也能品味到草书之自由自在。
怀素也擅长草书歌谣,与其泼墨皴染配合的俨然是一幅气势磅礴的泼墨山水画。书法中富有较高的艺术形象意蕴,《草一张篇》似在军前呐喊,充分表达了怀墨者之志。《草书兆事》篇中"山至致踪,空中布风",表达的正是人们对山水常美、风景宜人的景象的热爱之情。
怀素的草书在唐末以后就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草书充满了朝气和力量,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书法家米芾曾称赞怀素书法的草书笔画“具有先时之形骸,欤乃及其河洛矣”。明代书法家文征明也赞誉怀素为“素以贞磊为主,摇而草之,纵横遒突,峭拔如岳。纵视之则天柱盖地,纵立之则单丛精制。……盖自王羲之、褚遂良以来,未之有也。”
怀素书法草书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被评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