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沙漠中的玉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和田玉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尤其是且末、若羌等地区。沙漠中的和田玉多为山流水料或戈壁料,经风沙磨砺后表面光滑,质地细腻,油性足,以白玉、青玉、黄玉为主。戈壁料因长期暴露于极端环境,常形成独特的"橘子皮"纹或蜂窝状风化纹。
2. 戈壁玛瑙
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哈密等沙漠地带盛产戈壁玛瑙,包括葡萄干玛瑙、筋脉玛瑙、彩玉等。这些玛瑙因二氧化硅沉积形成,硬度达7-7.5摩氏度,常见红、黄、黑等鲜艳色彩,表面有天然包浆。阿拉善的"眼睛石"因同心圆纹理著称。
3. 沙漠漆
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戈壁滩,为岩石表面覆盖氧化铁/锰形成的漆状包裹层,呈现金黄至黑褐色。需注意与人工染分,天然沙漠漆需数万年形成,颜色过渡自然。
4. 硅化木
新疆奇台、准噶尔盆地等地的沙漠区存在侏罗纪-白垩纪形成的硅化木,木质结构被二氧化硅置换后形成,常见蛋白石质或玛瑙质。优质者可见年轮纹理,部分因含微量元素呈现红色或蓝色。
5. 托帕石/碧玺
新疆阿尔金山等荒漠地带偶见伟晶岩型宝石矿物,如蓝色托帕石或红碧玺,但产量极少。需专业设备鉴别,易与水铝石等混淆。
6. 风凌石
西北干旱区的石灰岩经风蚀形成的观赏石,虽非严格玉石,但部分含方解石脉者具收藏价值,造型奇异者可作为摆件。
此类玉石多具以下特征:
表皮特征:因温差大、强风沙打磨,常形成"老皮"或"风化纹"。
鉴定要点:需注意与人工处理的"做旧玉"区分,天然戈壁玉的磕碰痕方向无序,光泽温润。
开采限制:新疆等地已禁止非法捡拾,需办理采矿许可。
历史上丝绸之路商队曾携带和田玉穿越沙漠,而现代矿物学研究显示,部分沙漠玉石中的微量元素可追溯至远古地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