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颜色丰富多样,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白玉:最典型的和田玉颜色,质地细腻,白度从高白、一级白到青白不等。优质白玉称为"羊脂玉",呈油脂光泽的乳白色,质地温润如凝脂。
2. 青玉:浅青色到深青色,色调沉稳,常带有灰色调。深青玉接近黑色时称"黑青玉",打光透青绿色。青玉产量较大,历代常用于制作器皿。
3. 碧玉:鲜艳的翠绿色,因含铬元素致色。顶级碧玉颜色接近翡翠,但带有和田玉特有的温润感。常见黑点(铬铁矿杂质)是其特征之一。
4. 黄玉:淡黄到深黄色,优质者称"黄口料",色泽明快。古代皇室专用,极为稀少。
5. 墨玉:全黑或深灰色,由石墨致色。真正墨玉透光观察应有石墨颗粒形成的黑色底色。
6. 糖玉:褐黄到红褐色,因铁质浸染形成。新疆且末糖玉以红糖色著称,俄料糖玉多呈暗糖色。
7. 青花玉:黑白相间,黑色部分占比30%-85%。意境感强,适合巧雕创作。
8. 藕粉玉:淡粉褐色,属罕见的青海料特色品种,质地细腻。
9. 翠青玉:白玉基底上带有翠绿色条带,是青海料的独特品种,近年备受追捧。
和田玉颜色成因复杂:原生色取决于成矿期矿物成分(如透闪石),次生色与铁、锰等致色元素浸染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鉴定时需区分天然色与人为染色,天然颜色通常过渡自然,在裂隙处无染料堆积。此外,不同产地的和田玉色调倾向各异:新疆料偏暖,俄料偏冷,青海料多水透感。观察颜色时要结合自然光与透射光,避免灯光干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