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古玩玉器收藏的注意事项与专业知识
1. 材质鉴别:
- 玉器材质分为软玉(如和田玉)和硬玉(如翡翠),需掌握不同玉种的特性。和田玉以温润细腻著称,翡翠以通透鲜艳为优。
- 借助工具观察结构:和田玉呈纤维交织结构,翡翠可见“翠性”闪光。染色或酸洗处理的玉器可能存在颜色浮于表面或结构松散的问题。
2. 历史与文化价值:
- 高古玉(汉代以前)多具礼器或葬玉功能,纹饰抽象(如谷纹、龙纹);明清玉器偏向写实工艺,题材丰富(花鸟、人物)。
- 红山文化的C形龙、良渚文化的玉琮等特殊器型市场价值极高,但仿品泛滥,需结合出土地层特征和包浆综合判断。
3. 真伪鉴定技巧:
- 包浆:真品包浆自然,呈现岁月形成的油脂光泽;作旧玉器常用酸蚀或火烧,表面干涩或局部过度光亮。
- 工痕:古代砣具雕刻留痕与电动工具不同,如战国游丝毛雕的断续线痕。现代仿品线条过于规整。
4. 保养方法:
- 避免接触化学试剂(香水、清洁剂),长期不佩戴可涂少量白茶油后用密封袋保存。
- 出土玉器可能出现“鸡骨白”沁色,切忌暴力盘玩,建议用软布轻柔擦拭。
5. 市场行情与收藏策略:
- 清代白玉雕件、翡翠扳指等小件精品近年升值显著,但需警惕“天价帖来源”的炒作陷阱。
- 初学者可从明清民国民间玉器入手,价格相对平缓且真伪较易辨别。
附:故宫博物院藏玉器标准器(如“清乾隆和田青玉交龙钮玺”)是重要参考样本,建议多观摩权威图录培养眼力。收藏需结合地质学、考古学知识,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做红外光谱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