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古老的结婚纪念币,目前考古和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钱币可能包含了与婚姻相关的纪念元素,但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纪念币”在早期文明中并不明确。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扩展知识:
1. 古希腊婚礼钱币
古希腊人会在婚礼上使用银币或金币作为仪式的一部分,例如新娘的父亲将钱币赠予新郎,象征嫁妆或契约。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某些希腊城邦钱币(如雅典的德拉克马)上刻有婚姻神的形象(如赫拉或阿佛洛狄忒),这些钱币可能被用作婚礼纪念品。
2. 古罗马婚姻币(Aes Uxorium)
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起)存在一种称为“婚姻币”的铜币,用于支付婚姻税或婚礼仪式。部分钱币背面铸有男女携手图案,象征婚姻结合。奥古斯都大帝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的货币改革后,出现了更多带有夫妻肖像的纪念币,例如皇帝与皇后的并像币。
3. 拜占庭帝国的结婚索利多金币
6世纪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发行的金索利多(Solidus)上,首次出现皇帝与皇后共同执政的双人像(如他与狄奥多拉的肖像),虽非严格纪念婚姻,但开创了皇室婚姻货币化的先例。
4. 中国古代的婚庆钱币
中国虽无西方意义上的结婚纪念币,但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的“五铢钱”和唐代(618年—907年)的“开元通宝”曾被用作婚俗中的“撒帐钱”,上面可能刻有吉祥纹饰。南宋时期还出现了“状元及第”等吉语钱,用于婚礼祈福。
5. 欧洲中世纪的贵族纪念章
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和德意志地区开始流行定制金属纪念章,记录贵族联姻。例如,美第奇家族为洛伦佐与克拉丽丝·奥尔西尼的婚礼制作的铜章(1469年),被认为是早期结婚纪念币的雏形。
扩展知识:现代结婚纪念币的盛行始于19世纪欧洲,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的银质纪念章(1840年)推动了这一风尚。古代钱币因铸造技术和用途限制,婚姻主题多隐含于神像或符号中,而真正的定制化纪念币直到近代才普及。中国明清时期也有银匠打制“囍”字银锭作为婚庆贺礼,但非官方发行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