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痕(本名未公开),中国当代水墨画家、书法家,1970年代生于江苏,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后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其创作以传统水墨为根基,融合当代观念艺术,形成独特的"新水墨"风格体系,被学术界视为"实验水墨"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核心艺术特点:
1. 技法突破:独创"飞白皴染法",将书法飞白笔意转化为水墨肌理语言,突破传统皴法程式。2015年作品《蚀》系列运用此法获中国现代水墨双年展金奖。
2. 哲学表达:作品常以残荷、折枝、裂帛等意象解构传统花鸟画范式,通过"物损美学"探讨存在主义命题。代表作《断香》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纳入亚洲当代收藏。
3. 材料实验:2008年起尝试宣纸与麻布、金属箔的复合媒介创作,其《混茫》系列开创水墨在综合材料上的新表现维度。
重要学术职务:
• 中国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 杭州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9-2022)
• 担任《中国实验水墨年鉴》主编期间推动"新工笔"概念的理论建构
市场表现:
2021年保利秋拍中,其四尺整张《寒林》以287万元成交,创下中生代水墨画家拍卖纪录。作品被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理论贡献:
出版《水墨的边界》(2016)专著,提出"第三空间水墨"理论,认为当代水墨应超越"传统-西方"二元对立,建立基于东方思维的新语法系统。该理论成为实验水墨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
教育影响:
在中国美院开创"非物质水墨工作室",培养了一批具国际视野的新锐水墨艺术家,其教学体系强调"以书入画"的当代转换。
目前正在进行"数字水墨"跨媒介创作实验,2023年与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合作的互动装置《墨晕》在巴塞尔艺术展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