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打磨方法主要分为手工打磨和机械加工两大类,具体技术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手工打磨方法
1. 水砂纸打磨
- 适用于修复釉面划痕或调整胎体形态。从低目数(如400目)开始逐步提高到高目数(2000目以上),加水润滑以避免粉尘。
- 技巧:顺着器型弧度单向打磨,避免局部过度磨损影响器形对称性。
2. 金刚石锉刀修坯
- 用于修正生坯或素烧坯的毛刺、接胎痕。锉刀需保持干燥,力度适中,避免坯体开裂。
3. 玛瑙抛光
- 传统技法,用玛瑙刀对釉面施压摩擦,通过物理挤压使表面分子重排,形成光泽。适用于高温釉瓷。
4. 毡轮+抛光膏
- 用羊毛毡轮搭配氧化铈或氧化铝抛光膏,对釉面进行精细抛光,恢复哑光釉的柔和光泽。
二、机械辅助打磨
1. 喷砂处理
- 以压缩空气推动金刚砂冲击表面,可均匀消光或制作特殊肌理。需控制气压(0.3-0.6MPa)和砂粒目数(80-320目)。
2. 数控机床精修
- 对高精度工业瓷器(如绝缘子)采用金刚石磨头进行三维加工,误差可控制在±0.01mm。
3. 超声波抛光
- 将工件浸入研磨液,利用超声波空化作用去除微观凹凸,适用于精细浮雕处的均质处理。
三、材料与工具选择要点
磨料匹配:
硬质瓷(莫氏硬度7-8)需用碳化硅或金刚石工具;软质陶(莫氏硬度4-5)可用刚玉砂纸。
冷却介质:
机械打磨时需用乳化液冷却,防止局部过热导致釉面惊裂。
四、历史工艺参照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砑光"技法:用河蚌壳蘸水砑磨瓷胎,使坯体致密。现代研究发现此工艺可提升胎体抗折强度约15%。
五、安全规范
必须佩戴防尘口罩(NIOSH N95标准)及护目镜,矽肺病是常见职业病害。
废弃磨料需密封处理,避免重金属污染。
瓷器打磨需兼顾艺术性与功能性,例如茶具口沿需特别精细处理以避免釉面割唇,而陈设器则更注重视觉平整度。现代数字化检测(如三维形貌仪)可量化评估表面粗糙度(Ra值),科学指导工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