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绿松石 >> 百科详情

清代镶绿松石斋戒牌

2025-07-27 绿松石 责编:奇石百科 5655浏览

清代镶绿松石斋戒牌是清代皇室与贵族在斋戒期间佩戴的礼器,具有浓厚的宗教、政治和文化内涵。这类斋戒牌通常由宫廷造办处制作,材质珍贵,工艺精湛,体现了清代宫廷艺术的独特风格。

清代镶绿松石斋戒牌

1. 材质与工艺:

绿松石镶嵌:绿松石在清代被视为吉祥宝石,象征纯洁与安宁。斋戒牌上镶嵌绿松石,既彰显佩戴者的身份,也契合斋戒的庄严氛围。绿松石多被切割成规整的几何形状,以金、银或铜为底托镶嵌,工艺细腻。

金属材质:斋戒牌主体常以金、银、铜等贵金属制成,表面錾刻精细纹饰,部分还施加珐琅、鎏金等装饰工艺。

文字内容:通常刻有“斋戒”二字,或满、汉双文,体现清代的多元文化政策。部分牌背会注明斋戒的具体要求或佛教、道教经文。

2. 功能与使用场景:

礼制象征:清代皇帝与官员在祭祀、庆典前需斋戒,佩戴此牌以示虔诚。根据《大清会典》,不同等级的官员需佩戴不同材质的斋戒牌。

宗教意义:斋戒牌融合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及道教元素,绿松石在藏文化中被视为“神之宝石”,增强了其神圣性。

身份标识:镶嵌绿松石的斋戒牌多为皇室或高级贵族所有,普通官员多使用木质或铜质牌。

3. 文化背景与艺术风格:

多元文化融合:清代宫廷艺术受蒙藏文化影响,绿松石的使用反映了对边疆文化的吸纳。牌身纹饰常见云龙、缠枝莲等汉地传统图案,兼具满族审美特色。

宫廷造办体系:此类斋戒牌多由清宫造办处“金玉作”或“累丝作”制作,严格遵循宫廷样式,部分带有“乾隆年制”等款识。

4. 存世与收藏:

现存清代镶绿松石斋戒牌多见于故宫博物院及海外重要博物馆,民间收藏极少。因材质易损,完整保存的尤为珍贵。

拍卖市场上,同类器物价格高昂,2018年香港苏富比曾拍出一件清乾隆银鎏金嵌绿松石斋戒牌,成交价超过200万港元。

扩展知识:

清代斋戒制度始于顺治朝,乾隆时期最盛。除绿松石外,斋戒牌亦常见镶嵌珊瑚、青金石等宝石。西藏进贡的优质绿松石(“波斯松”)备受宫廷青睐,多用于宗教法器。斋戒牌的形制演变也反映了清代礼制的逐步规范化——早期多为长方形,后期出现葫芦形、椭圆形等变体。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绿松石表面或内部出现的小块白色物质通常由多种因素导致,可能与矿物成分、形成环境或后期处理有关。以下是详细分析和扩展知识:1. 高岭土或方解石伴生矿 绿松石常与高岭土、方解石等白色矿物共生,尤其在矿床中未完
    2025-07-20 绿松石 7118浏览
  • 绿松石的精工老型制作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艺,需要在选料、切割、打磨、抛光等多个环节严格把控,才能打造出高品质的成品。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绿松石精工老型的关键点:1. 选料标准 瓷度优先:高瓷绿松石(硬度
    2025-07-20 绿松石 9126浏览
栏目推荐
  • 绿松石项链的颜色分类主要基于其色调、饱和度及产地特征,以下为详细分类及相关知识拓展:1. 天蓝色(Sky Blue) 最经典的绿松石颜色,高饱和度的纯天蓝色(类似“波斯蓝”)最为珍贵,常见于伊朗尼沙普尔、中国湖北等
    2025-06-28 绿松石 7782浏览
  • 绿松石手串的盘玩与保养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清洁与基础处理 新入手的手串表面可能有加工残留的蜡层或灰尘,需先用软毛刷(如牙刷)蘸温水轻柔刷洗,自然阴干后再盘玩。避免暴晒或高温烘干,以防失水导致裂纹。 2.
    2025-06-27 绿松石 2362浏览
  • 新手绿松石真假鉴别方法及扩展知识 1. 颜色观察 - 真品:天然绿松石颜色不均匀,常见蓝、绿、蓝绿色调,伴有铁线或色斑。高瓷高蓝料颜色浓郁但仍有自然过渡。 - 假货:染色绿松石颜色呆板均匀,过于艳丽(如荧光蓝
    2025-06-27 绿松石 3836浏览
全站推荐
  • 在手机上更改字画背景色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取决于使用的软件或应用场景,以下是常见方案及扩展知识: 1. 相册或图片编辑工具 多数手机自带的相册应用(如华为画廊、小米相册)支持背景色修改: 打开图片后选择「编辑」
    2025-07-27 字画 1310浏览
  • 费县作为山东临沂下辖的县区,虽非中国传统艺术重镇,但近年来在水彩画领域涌现出不少优秀画家,其风景画创作融合了北方地域特色与水彩艺术语言,形成独特风格。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一、地域文化影响费县地处沂
    2025-07-27 画家 5518浏览
  • 书法鉴赏论题精选 1. 书法艺术的审美范畴 - 笔法: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的不同表现及其审美意蕴。王羲之《兰亭序》的「一波三折」与颜真卿《祭侄稿》的「屋漏痕」对比分析。 - 结体:讨论「平正」与「险绝」的辩
    2025-07-27 书法 636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