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文物遗存和古玩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青铜器:
西周、秦、汉时期的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尤为著名,如鼎、簋、爵、壶等。其中西周青铜器纹饰精美,常见饕餮纹、夔龙纹;秦汉青铜器则趋于实用化,如铜镜、灯具(长信宫灯风格类似器物)。铭文青铜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如记载册封、战争的礼器。
2. 陶俑与冥器:
秦汉至唐代陶俑最为典型,秦始皇陵兵马俑(彩绘陶俑)、汉代说唱俑、唐代三彩俑(胡人、仕女、骆驼载乐俑)均为代表。唐代三彩器以黄、绿、褐为主,釉色流淌自然,冥器如房屋、井灶模型反映古代生活。
3. 玉器:
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玉琮到汉代玉璧、玉佩,西安出土玉器涵盖礼器、装饰品。唐代玉带板、蹀躞带饰工艺精湛,常见胡人奏乐题材。蓝田玉作为本地玉石,历史上多用于雕刻摆件、印章。
4. 碑帖与石刻:
西安碑林收藏汉隶《曹全碑》、唐楷《颜勤礼碑》等名碑,北魏造像碑、唐代石椁线刻画亦为珍品。唐代陵墓石刻(如昭陵六骏)体现雄浑风格,佛教造像受犍陀罗艺术影响。
5. 钱币:
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等历代钱币常见,王莽时期“金错刀”等特殊钱币具有收藏价值。陕西还出土过战国秦“半圜钱”等早期货币。
6. 瓷器:
耀州窑青瓷(五代至宋代)以刻花青瓷著称,唐代邢窑白瓷、黑釉瓷器亦有出土。元代法华釉陶器色彩艳丽,多为寺院供器。
7. 古籍与文书:
唐代写经、明代善本书、地方志等文献类文物,其中敦煌遗书部分散佚品可能流通于市场。清代陕西乡土契约文书反映基层社会形态。
8. 民俗器物:
关中地区皮影、木版年画、马勺脸谱等民间艺术衍生品,清代至民国铜烟壶、银锁等生活器具兼具艺术与实用价值。
9. 宗教文物:
唐代鎏金铜佛像、景教十字纹石刻、明清道教水陆画等,体现西安作为佛教六大祖庭所在地及丝绸之路宗教融合的历史。
10. 杂项:
汉代瓦当(“长乐未央”文字瓦当、四神纹瓦当)、唐代金银器(何家村窖藏风格器物)、漆器残件等。明清竹木牙角雕亦有传世品。
需要注意的是,西安文物交易受严格监管,高等级文物禁止买卖,市场上流通的多为传世民用品或明清以降器物。购买时需查验来源合法性,避免涉及盗掘文物。西安八仙庵、小东门古玩城为传统交易场所,但需谨慎鉴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