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收藏知识 >> 古币 >> 百科详情

古币为什么有搓痕

2025-07-18 古币 责编:奇石百科 3348浏览

古币上的搓痕主要是古代铸币工艺、流通使用及后世人为处理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古币为什么有搓痕

1. 铸币工艺缺陷

古代采用范铸法或翻砂法铸造钱币, molten metal(熔融金属)浇注过程中可能因冷却不均或砂型杂质产生气孔、流铜等瑕疵。工匠常以锉刀、磨石修整毛边,形成横向或斜向的搓痕。唐代开元通宝等钱币的穿口(钱孔)周围常见此类加工痕迹。

2. 流通磨损与人为检验

- 真伪鉴别:古代商人或官府为验证钱币材质,会用锉刀刮磨边缘查看是否夹铅或包铜,导致边缘出现规则锉痕。清代银元“苏版鹰洋”常因验银留下密集刻痕。

- 流通损耗:长期流通中,钱币相互摩擦或与容器碰撞,形成自然磨损痕迹,尤其在钱文高凸处(如宋代崇宁通宝的“宁”字)更易磨平。

3. 人为后期处理

- 改刻作伪:后世伪造者通过锉磨改刻稀见年号(如将普通五铢钱改刻为“传形五铢”),但过度修整会留下不自然的工具痕。

- 刻意做旧:部分收藏者为制造“传世古”包浆,用砂纸打磨钱体模仿自然磨损,现代高仿钱币亦常见此类手法。

4. 货币制度影响

某些朝代允许民间私铸或要求重熔旧钱(如明代洪武时期的“废元钞行铜钱”政策),导致钱币在熔铸环节被反复加工。汉代郡国五铢因各地铸币标准不一,锉痕尤为杂乱。

延伸知识:搓痕的形态可作为断代依据。例如,清代机制币因采用蒸汽冲压技术,边缘齿痕整齐,若出现手工锉痕则可能为后期人为干预;而战国刀币的柄部挫痕多为铸造后脱范所致,属于工艺特征。研究这些痕迹需结合铸币史、金属成分分析等多学科方法。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古币出手涉及市场行情、真伪鉴定、渠道选择等多个环节,需谨慎操作以避免风险。以下是专业指导及延伸知识: 一、出手前的准备工作1. 真伪鉴定 - 通过权威机构(如中国钱币博物馆、省级文物鉴定中心)获取鉴定证书,X
    2025-09-11 古币 9850浏览
  • 在墙里发现古币可能包含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建筑、民俗等多角度分析:1. 建筑风俗与功能 中国古代建房时有“镇宅”习俗,将铜钱、符咒等埋入墙体或地基,以祈求家宅平安。尤其明清时期,五帝钱(顺治至嘉庆时期的
    2025-09-11 古币 4188浏览
栏目推荐
  • 浙江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大省,古币鉴定与拍卖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专业性,以下是关键要点及相关知识扩展:1. 鉴定机构与专家资源 - 浙江省内权威鉴定机构包括浙江省文物鉴定站、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等,部分
    2025-08-15 古币 6308浏览
  • 古泉币保存的关键在于隔绝环境中有害因素对金属的侵蚀,防止氧化、硫化等化学反应。以下为专业保存方法及扩展知识:1. 环境恒湿恒温 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过高易加速铜币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
    2025-08-15 古币 3080浏览
  • 《永劫无间》古币获取活动及技巧全解析 在《永劫无间》中,古币是重要的游戏货币,可用于购买英雄、皮肤、宝箱等。以下是获取古币的主要途径及相关策略: 一、常规活动与任务 1. 每日任务 完成每日任务可获得少量
    2025-08-15 古币 3904浏览
全站推荐
  • 欣赏小学生国画作品需要从多个角度考量,既要关注童真趣味,也要观察传统技法的启蒙表现。以下从审美特点、教育意义及引导建议展开分析:一、小学生国画作品的审美特征1. 笔墨语言的天真率性常用大胆的泼彩技法,如未
    2025-09-17 国画 3143浏览
  • 青竹油画棒风景画创作技巧与要点解析:1. 材料特性认知:青竹油画棒属于软性油性绘画工具,质地绵密,显色度高。其特殊在混合性和叠色能力上优于普通蜡笔,能实现类似油画的厚重质感。建议选用200-300g中粗纹水彩纸或油画
    2025-09-17 油画 6618浏览
  • 涂云泉作为当代书画家,其作品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1. 创作题材与尺寸 水墨小品(如四尺三开)市场价约3,000-8,000元,大幅山水或花鸟作品(六尺整张)可达15,000-50,000元。人物画因技法复杂度通常
    2025-09-17 字画 3473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