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玛瑙并不全是染色的,但其染况较为普遍,需结合具体特征和检测方法综合判断。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天然绿玛瑙的存在
天然绿玛瑙较为罕见,颜色多因含少量铬、镍等致色元素或矿物包裹体(如绿泥石)形成。其色调通常较淡,呈现灰绿、黄绿或蓝绿色,且颜色分布不均匀,可能存在色带或苔藓状纹理。巴西、印度等地有少量天然产出。
2. 染色绿玛瑙的常见性
市场上大部分绿玛瑙经过人工染色处理。通过浸泡在铬盐或其他化学染料中,无色或浅色玛瑙可变为鲜艳的绿色。染色品颜色鲜艳均匀(如苹果绿、翠绿),但在放大镜下可见染料沿裂隙富集,或出现蛛网状色斑。
3. 鉴别染色绿玛瑙的方法
- 颜色观察:天然绿玛瑙色调柔和,染色品过于鲜艳或呆板。
- 紫外荧光:部分染色玛瑙在紫外灯下呈现异常荧光反应。
- 光谱检测:天然绿色由铬致色时可见653nm吸收线,而染色品可能缺乏特征谱线。
- 放大检查:染色玛瑙的裂隙或晶体间隙常有染料残留,高倍显微镜下可辨识。
4. 特殊品种与仿冒品
- 澳洲绿玉髓(Chrysoprase):天然含镍的绿色玉髓,颜色鲜艳但透明度较高,易与染色玛瑙混淆。
- 人工合成材料:玻璃或塑料仿制品可通过硬度测试(玛瑙莫氏硬度6.5-7)和温差反应(天然石冰凉感更持久)区分。
5. 市场与选购建议
染色玛瑙因价格低廉占据主流市场,但长期佩戴可能因染料脱落影响美观。选购时要求出具权威检测证书(如NGTC),避免“纯天然”宣传陷阱。天然绿玛瑙通常按克拉计价,价格显著高于染色品。
了解这些特征可帮助辨别真假,但专业机构检测仍是最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