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和田玉需要使用专业仪器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以下为常用设备和关键检测技术:
1. 折射仪
测定折射率(和田玉1.60-1.62),可区分与翡翠、石英岩等相似玉种。透明度较低的和田玉需用点测法获取准确数据。
2. 比重天平/静水称重法
和田玉密度2.90-3.10g/cm³,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测量密度,可有效鉴别仿制品(如卡瓦石密度仅2.6g/cm³)。
3. 紫外荧光灯
观察365nm长波荧光反应:天然和田玉多呈惰性,部分充填处理的样本会显示蓝白色荧光。需注意某些俄罗斯料可能具弱荧光。
4. 红外光谱仪
检测分子结构特征峰:透闪石在1060cm⁻¹、990cm⁻¹、930cm⁻¹等位置有典型吸收峰,可识别树脂充填或染色处理。
5. 显微镜(宝石显微镜/偏光镜)
放大观察结构:和田玉为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籽料可见典型"汗毛孔";合成材料或岫玉常显示流纹状结构。
6. 拉曼光谱仪
非破坏性检测矿物成分,透闪石特征峰367cm⁻¹、680cm⁻¹等,可识别染色剂(如有机染料在1600cm⁻¹附近有峰)。
7. X射线衍射仪(XRD)
精确测定矿物组成,区分产地特征。新疆料透闪石含量普遍>95%,而韩国料常含方解石杂质。
8. X射线荧光光谱(EDXRF)
无损检测元素组成:天然和田玉Fe/Mg比值有特定范围,合成材料可能出现异常Ca、Sr元素。
补充要点:
大块原料可用手持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快速筛查;
籽皮鉴定需结合电子探针分析Fe、Mn元素分布特征;
最新激光拉曼成像技术可三维重建矿物分布;
国家标准GB/T 16552-2017规定和田玉检测流程。
注意事项:
仿籽料的喷砂毛孔与天然毛孔在60倍显微镜下可见差异;青海料的水线现象需与裂纹区分;俄料的结构较粗且常见糖色过度不自然。建议结合传统鉴定方法(手掂、刀刻、听音)与仪器数据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