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玛瑙的密度一般在2.60-2.65 g/cm³之间,容重则取决于内部结构致密程度和杂质含量,通常在2.55-2.63 g/cm³范围内。以下是相关细节与扩展知识:
1. 密度特性
水草玛瑙属于隐晶质石英变种,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₂),密度与普通玛瑙相近。因含有铁、锰等致色元素及共生矿物(如绿泥石、赤铁矿形成的“水草”包裹体),密度可能略高于纯石英(2.65 g/cm³)。高玛瑙密度接近理论值,含杂质时会降低。
2. 容重影响因素
- 孔隙率:多孔或裂隙发育的样品容重较低,致密块体容重接近密度。
- 包裹体类型:金属矿物包裹体(如赤铁矿)会增加容重,黏土类矿物则降低容重。
- 加工状态:抛光后的成品因去除表层孔隙,容重可能比原石略高。
3. 检测方法
- 静水称重法: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测量密度,需排除表面气泡干扰。
- X射线荧光分析:辅助判断元素组成对密度的贡献。
4. 与其他宝石的对比
- 水晶密度(2.65 g/cm³)与水草玛瑙相当,但玉髓(2.58-2.64 g/cm³)可能略低。
- 绿松石(2.60-2.90 g/cm³)因含铜铝磷酸盐,密度范围更广。
5. 实用意义
密度和容重是鉴别水草玛瑙真伪的重要参数,仿制品(如染色玻璃密度约2.40 g/cm³)通常数值偏低。收藏时需结合折射率、硬度(6.5-7)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