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常用于仿制和田玉的材料及其特点,供参考:
1. 青海料(青海软玉)
产自青海省,成分为透闪石,与和田玉同属软玉。特点是水透感强,常见透明度较高的白玉、青玉,但油性较差,结构呈“砂糖状”,部分带有水线。市场上常被用作和田玉的平价替代品。
2. 俄料(俄罗斯软玉)
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产出,以白玉、碧玉为主。俄料白度较高,但呈现僵白或瓷白,油性不及和田玉,结构较粗,部分带有“粥样”絮状纹。高白俄料常被冒充和田羊脂玉。
3. 韩料(韩国春川软玉)
质地疏松,颜色多泛黄绿色,蜡质感明显。硬度较低,抛光后光泽偏玻璃光而非和田玉的油脂光。成品多为低端饰品或器皿。
4. 阿富汗玉
实质为方解石(碳酸钙),硬度低(3左右),易划伤。特点是苍白色、半透明,常冒充和田玉山料。用刀刻划可留下痕迹,与和田玉(硬度6-6.5)差异明显。
5. 石英岩类(京白玉、卡瓦石等)
- 京白玉:北京门头沟产出的高纯石英岩,洁白但光泽干涩,无韧性,碰撞声清脆。
- 卡瓦石:新疆产蛇纹石或石英岩,表面常染色仿和田籽料,皮色浮于表面,无毛孔结构。
6. 乳化玻璃/合成材料
人工制品无天然结构,内部可见气泡或流动纹,颜色均匀呆板。密度低于天然玉,手感轻飘。
扩展知识:鉴别要点
结构:和田玉为毛毡状交织结构,细腻缜密;仿品多具颗粒感或无结构。
光泽:和田玉呈油脂光泽,仿品多为玻璃光或蜡状光。
密度:和田玉(2.95-3.17)沉手,仿品普遍较轻。
证书验证:国检(NGTC)证书中“和田玉”仅指透闪石玉,需结合产地区分。
市场上还存在染色、喷砂做伪皮等手法,购买高价玉器建议通过专业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