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和田玉 >> 百科详情

明清和田玉挂件价格

2024-05-04 和田玉 责编:奇石百科 3056浏览

明清时期和田玉挂件市场价格分析

明清和田玉挂件价格

和田玉作为中国传统玉石文化的代表性之一,在明清时期一直受到皇家和文人雅士的广泛追捧。这一时期的和田玉挂件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因而成为当时社会上流人士追捧的珍宝。

首先,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和田玉挂件的价格情况。由于当时宫廷对和田玉的需求庞大,加之资源有限,优质和田玉原料价格昂贵。仅仅一件精雕细琢的和田玉挂件,其价格便能达到当时普通百姓一年甚至数年的工资。

以清代为例,一件精致的白玉挂件通常在100两白银左右。而如果是质地更加细腻,雕工更加精湛的挂件,价格则会更高。有记载称,乾隆皇帝曾经以2000两白银的高价购买了一件极为罕见的和田玉挂件。这说明即使在皇室,优质的和田玉挂件也是一种奢侈品,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拥有。

此外,和田玉挂件的价格也会因其文化内涵而有所不同。一些具有特殊寓意或者出自名家之手的挂件,通常会更受追捧,价格也会更高。比如一些富有道家或佛教意味的挂件,就会被文人雅士视为珍品而疯狂竞拍。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和田玉挂件可谓价格不菲,普通百姓难以企及。只有皇室贵族和文人雅士才能一展身家,挥金如土地购买这些艺术珍品。这也反映了和田玉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之高。

时至今日,明清时期的和田玉挂件依然备受收藏家青睐。据统计,在近年的拍卖市场上,一些极为罕见的明清和田玉挂件曾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天价成交。这再次证明了和田玉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当代收藏家之所以如此向往明清时期的和田玉挂件,是因为那不仅代表着精湛的工艺,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件上好的和田玉挂件,不仅可以装点雅居,更能成为彰显身份地位、传承文化的象征。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和田玉挂件可谓价格不菲,但其稀缺性和文化价值也使其成为当时社会上层人士趋之若鹜的珍品。时至今日,这些明清玉器依然在拍卖市场上引发轰动,折射出和田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和田玉扳指内包金是一种将贵金属与和田玉结合的工艺形式,兼具实用性与收藏价值。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工艺特点包金技术:通常采用錾刻、镶嵌或鎏金工艺,在和田玉扳指内侧包裹一层金箔或金片,形成“金玉合一”的效果
    2025-08-14 和田玉 6870浏览
  • 和田玉珠福牌项链是一种融合传统玉文化与吉祥寓意的首饰,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材质、工艺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 一、材质特性1. 和田玉分类: - 主要分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等,其中羊脂白玉因细腻油润的质地被视为上
    2025-08-14 和田玉 4726浏览
栏目推荐
  • 和田玉戒指与烟紫手镯的鉴赏与选购要点 一、和田玉戒指的特点与选择 1. 玉质要求: - 戒指用和田玉需选择高密度、油性好的料子,常见材质为新疆籽料或优质山料,以白玉、碧玉为主,偶见黄口料。戒面要求无棉无裂,
    2025-07-14 和田玉 3162浏览
  • 和田玉盘龙玉柱牌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中的经典器型之一,兼具礼仪、装饰和文化象征功能。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专业解析:1. 形制特征 盘龙玉柱牌通常呈长方形或椭圆形片状,厚度在0.5-2厘米间,主体纹饰为高浮雕或透雕的盘
    2025-07-13 和田玉 989浏览
  • 江苏并非和田玉的传统产地,和田玉主要产自新疆和田地区,其品质由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等多方面因素决定。江苏市场上流通的和田玉多为外地输入,需结合具体指标分析其价值。以下是关于江苏和田玉的详细分析:1. 产地
    2025-07-13 和田玉 3671浏览
全站推荐
  • 像黑桃(Spade)形状的手串通常指设计灵感来源于扑克牌黑桃符号的饰品,其特点是顶部带有倒置的心形与直杆结合的几何造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黑桃元素手串及相关扩展知识:1. 黑桃A主题手串 以扑克牌中代表高贵的“黑桃
    2025-08-14 手串 9618浏览
  • 清洗古董金簪需要谨慎操作,避免损伤其历史价值和材质。以下为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1. 初步评估 观察金簪的材质(纯金、鎏金或镶嵌宝石)、工艺及保存状况。若存在松动宝石、脱金或腐蚀痕迹,建议交由专业文物修复师
    2025-08-14 古董 3757浏览
  • 长春隆安古玩城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天街221号,地处老城区核心地带,紧邻长春文庙和伊通河畔,交通便利(可乘坐公交5路、254路等至“东天街”站下车)。该市场是东北地区规模较大的古玩交易集散地之一,主要特点如
    2025-08-14 古玩 2499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