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外观的清洗需要谨慎操作,避免损伤壶表包浆或天然色泽。以下是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软布擦拭法
使用干净、柔软的棉布或茶巾,蘸取少量温水(不超过60℃)轻轻擦拭壶身。针对顽固茶渍或污渍,可先用哈气润湿表面再擦,避免用力过猛破坏包浆。老壶表面若有沉淀的茶油层(俗称"茶山"),可保留以维持壶的韵味。
2. 茶汤养洗法
冲泡后趁壶体温热时,用茶汤均匀淋洗壶身,再用养壶笔或软毛刷轻扫,茶多酚能滋养紫砂气孔。注意避免使用隔夜茶汤,防止霉变。
3. 小苏打去污
顽固污渍可用微量食用小苏打调成糊状,用牙刷轻刷局部,完成后立即用清水冲净。此法仅适用于光素器型,筋纹器或雕刻壶慎用,以防残留缝隙。
4. 蒸汽清洁
将壶置于开水蒸汽上熏蒸1-2分钟,软化污垢后用竹制刮片轻刮,适合处理壶嘴、壶把接缝处的积垢。需控制蒸汽距离(15cm以上),避免高温开裂。
5. 深层注意事项
- 禁用化学洗涤剂或肥皂,碱性物质会破坏紫砂双气孔结构。
- 清洗后需阴干(忌暴晒或烘干),可用干净茶巾包裹吸水。
- 花器表面的装饰性陶泥附着物(如树枝、瘿节)建议用羊毛笔干刷。
- 清代老壶或名家作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部分包浆需特殊维护。
6. 日常养护技巧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理,避免茶渣堆积。长期不用时,可涂抹少量食用级矿物油(如白矿油)养护,存放于通风阴凉处。养壶过程中出现的"吐黑"现象属正常矿物析出,无需刻意去除。
紫砂壶的清洗本质是养护过程,适度清洁能保持透气性,过度处理会损害壶体。不同泥料(朱泥、段泥等)的吸水性差异也需考虑,段泥壶更易显脏,建议专茶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