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邮票的储存需综合考虑防潮、防氧化、防污损等因素,以下为专业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1. 邮册选择
使用硬质护邮册或活页邮册,内页应为无酸材质(pH值7.5以上),避免与邮票直接接触的页面含硫或氯。推荐带透明护邮袋的款式,既能展示邮票又防尘。古典邮票可选用黑色背景册突出图案。
2. 环境控制
温度建议18-22℃,湿度保持45%-55%。潮湿地区可配备硅胶干燥剂(需每月烘烤再生),同时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导致褪色)。北方干燥环境需预防静电吸附灰尘。
3. 分类管理
按发行年代、主题或面值系统分类,全张票建议用专用折页册保存。小型张需平放避免齿孔变形,异形邮票应单独存放防止边角翘损。珍贵邮票可加装呼吸式防潮盒。
4. 取放规范
使用邮票镊子(平头或弯头材质)操作,禁止徒手触碰。新票背胶需隔蜡纸保存,旧票避免接触胶带或黏性物质。定期检查背胶是否发黄(硫化物侵蚀征兆)。
5. 特殊材质处理
金箔邮票需防氧化,可夹存于抗静电膜中;荧光邮票要避光保存;丝绸邮票建议立式存放减少折叠摩擦。民国时期的旧票还需注意防虫(可放置樟脑丸替代品如雪松木块)。
6. 数字化存档
高价值邮票可扫描建立电子档案,记录版号、证书号等信息。实体证书应单独存放于无酸纸袋,避免与邮票粘连。
7. 运输保护
邮寄交换时使用硬质邮折,内衬泡沫板防折,外包装注明"易碎勿压"。重要邮票建议投保专业邮品保险。
正确储存可延缓邮票老化,尤其对上世纪80年代前发行的胶版邮票(如"黄山风景"等)尤为关键。国际集邮联(FIP)建议每五年对珍邮进行专业养护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