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玉器的先进仪器和技术手段包括以下几类:
1. 红外光谱仪(FTIR)
通过分析玉石的分子振动光谱,区分天然玉与合成或处理过的玉料。如和田玉的主要成分透闪石在特定波段有特征吸收峰,而仿制品如岫玉或玻璃的光谱明显不同。红外光谱对检测注胶、染色处理尤为有效。
2. X射线衍射仪(XRD)
确定玉石的矿物组成和晶体结构。例如和田玉的透闪石(Ca₂Mg₅Si₈O₂₂(OH)₂)与翡翠的硬玉(NaAlSi₂O₆)衍射图谱差异显著,可精准鉴别。对于染色石英岩等仿品,XRD能直接识破其非玉本质。
3. 激光拉曼光谱仪
无损检测玉石的矿物成分及包裹体特征。天然翡翠的437nm拉曼峰是鉴定标志,而B货翡翠因酸洗会导致峰位偏移。对籽料皮色的真伪判断也有参考价值。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通过吸收光谱分析致色元素。铬致色的天然翡翠在红光区有特征吸收带,而人工染色品光谱异常。适用于评估绿色、紫色翡翠的天然性。
5.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
快速检测元素组成,特别是微量元素特征。和田玉的Fe/Mg比值、缅甸翡翠的Cr含量等数据可追溯产地。对镀膜、拼合玉的检测优势明显。
6. 三维立体显微镜(DVM)
观察表面微米级特征:天然籽料的撞击坑与人工喷砂区别,A货翡翠的"橘皮效应"与B货酸蚀网纹对比。配合能谱仪(EDS)可同步分析元素。
7. CT断层扫描
对大型摆件或原石进行内部结构成像,识别注胶填充、隐蔽裂隙及人工拼合痕迹。分辨率可达微米级,避免传统切片造成的损伤。
补充要点:
最新技术如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可穿透玉器检测内部缺陷;
热导仪能快速区分导热性差的玻璃仿品;
数据库比对技术结合AI图像分析,正在提升鉴定的自动化水平。
注意仪器检测需结合传统眼学经验,如观察色根走向、解理特征等,尤其对老工古玉的鉴定需综合判断。市场常见处理的充填物(环氧树脂等)在红外光谱中2930cm⁻¹处的C-H峰是重要判别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