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保养需遵循科学方法,以保持其透气性和茶汤品质。以下是详细要点:
1. 开壶处理
新壶需用沸水内外冲洗,去除窑灰和杂质。传统方法可用纯净水煮壶30分钟(忌用自来水以防水垢),或以茶汤慢煮(建议用低档茶叶避免浪费)。现代简化版可用70℃热水反复浇淋至壶身发亮。
2. 一壶一茶原则
紫砂双气孔结构易吸附茶味,建议专壶专用。乌龙茶适合朱泥壶高密度胎体,普洱茶宜用紫泥大壶,绿茶可用段泥薄胎壶。混泡会导致串味,影响茶汤纯净度。
3. 清洁技巧
茶渍需用纳米海绵或软毛刷清理,顽固茶垢可用小苏打水浸泡后轻柔擦拭。严禁使用洗洁精,化学剂会堵塞气孔。每次使用后需倒净茶渣,壶盖与壶身分离晾干。
4. 干燥养护
湿仓环境易滋生霉菌,应置于通风处阴干。可倒扣在竹制茶席上,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局部开裂。长期不用时,壶内放置活性炭包防潮。
5. 养壶手法
正确养壶是通过茶汤滋养而非手盘。泡茶时用茶巾蘸茶汤轻擦壶身,温度使毛孔扩张利于吸收。忌用脸油手盘,会导致色泽不均。
6. 特殊材质护理
朱泥壶需预热防惊裂,注水前先用40℃温水淋壶;段泥壶避免泡深色茶类,易显茶渍;民国绿等特殊泥料需避免骤冷骤热。
7. 修复与存放
小磕碰可用蛋清调和紫砂粉填补,严重损伤需专业锔补。存放时需配置锦盒,内衬无酸棉纸,避免叠放造成刮伤。
优质紫砂壶会随着养护逐渐呈现"包浆",表面形成类玉质光泽,这是茶油与矿物质长期氧化的结果。明代《阳羡茗壶系》记载:"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注意避免急于求成的"速养法",如蒸煮、茶汤浸泡等极端手段会破坏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