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收藏知识 >> 古币 >> 百科详情

道光古币收藏价格表

2025-09-13 古币 责编:奇石百科 6331浏览

道光通宝是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年)铸造的流通货币,其收藏价值因版别、品相、存世量等因素差异较大。以下为常见版别及市场参考价格范围(截至2023年数据,实际交易以市场为准):

道光古币收藏价格表

一、基础版价格参考

1. 道光通宝小平钱

- 普通中央局(如户部宝泉、工部宝源):普品10-50元,美品100-300元。

- 地方局(如宝陕、宝川):普通版30-80元,稀缺局(如宝伊、宝迪)可达200-800元。

2. 大样钱(直径>27mm)

- 宝泉/宝源局大样:美品800-2000元,极美品3000-5000元。

- 地方局大样:如宝苏局大样稀有,价格可达5000-10000元以上。

3. 母钱/样钱

- 部颁样钱:1万-5万元,雕刻母钱可达10万元以上。

二、特殊版别与珍品

1. 背星月纹:如宝泉局背上月,价格500-1500元。

2. 合背钱(两面均为钱文):存世稀少,价格1万-3万元。

3. 新疆红钱(宝伊局):因含铜量高,价格200-800元。

4. 雕母:仅宫廷存档,拍卖价普遍超20万元,如2019年嘉德拍卖一枚宝泉局雕母以46万元成交。

三、影响价格的核心因素

1. 品相:划痕、锈蚀程度直接影响价值,同一版别极美品可能是普品的10倍。

2. 局别稀有度:甘肃宝巩局、台湾宝台局存世较少,价格较高。

3. 铸造工艺:精铸版比普通版贵30%-50%,如“方头通”版式。

4. 历史背景:道光后期因战争导致钱法混乱,部分局铸造量锐增,普通版存世量大。

四、收藏建议

初入门者可从普通地方局入手,学习辨别铜质、字体特征。

注意仿品,尤其热门局(如宝泉局)低劣仿制品泛滥,需对比真品锈色与包浆。

评级币(如NGC、公博认证)溢价明显,但需确认评级机构公信力。

清代钱币收藏需结合《清钱编年谱》《故宫清钱谱》等专业资料考证,市场定价始终动态波动。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在古币收藏领域,"横扫千军"类稀世古币主要指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市场稀缺性的军事题材钱币,其特点与价值可从以下维度深入分析:一、历史背景类1. 战国时期"武字刀币":齐国铸造的"齐返邦长大刀",存世不足10枚,2017年嘉
    2025-09-07 古币 6825浏览
  • 咸丰古币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咸丰大钱(即当五十及以上面值)及部分稀有局铸币,以下是具体分析和拓展:1. 咸丰元宝当千(宝泉局/宝源局) - 清代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财政紧张,朝廷铸造高面值钱币应对
    2025-09-07 古币 7807浏览
栏目推荐
  • 怀孕期间接触墓地出土的古币需谨慎,涉及文化禁忌、健康风险和法律规范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文化与民俗禁忌1. 阴气冲撞观念 传统民俗认为墓地为阴气聚集之地,出土物品可能携带“煞气”,尤其孕妇体质特
    2025-08-03 古币 1061浏览
  • 古币背面的设计讲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寓意与统治象征: 背面图案常体现政权合法性,如明清铜钱背面铸“满文”或“局名”,用以标示铸造机构及皇权控制。汉代五铢钱背面多素面无文,强调中央集权的统一
    2025-08-03 古币 6833浏览
  • 中国最大的民间古币当属"大观通宝"折十钱,北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铸造。该钱以直径4.5厘米、重18-20克的规格,成为历代圆形方孔钱中的体型翘楚。其显著特征包括:1. 艺术价值巅峰:钱文采用宋徽宗亲笔御书的瘦金体
    2025-08-03 古币 7147浏览
全站推荐
  • 以下是近期发行的具有收藏价值的钱币及相关信息扩展:1. 2024年中国壬寅虎年纪念币 央行于2024年初发行生肖虎年纪念币,含双色铜合金(10元面值)和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设计融合传统剪纸风格,发行量约1.2亿枚(普制币
    2025-09-09 钱币 1266浏览
  • 桂林山水题材的邮票在不同时期发行过多套,价格因品种、品相、存世量等因素差异较大。以下是具体分析:1. 1963年特50《桂林山水》 中国首套桂林山水专题邮票,全套8枚,展现象鼻山、漓江等景点。 - 新票(未使用)价
    2025-09-09 邮票 434浏览
  • 将微信内容收藏到电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 微信内置收藏功能同步 微信的收藏功能支持多端同步。在手机微信中长按需要收藏的文字、图片、链接或文件,点击“收藏”,内容会自动同步到电脑版微信的收藏夹中。
    2025-09-09 收藏 3199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