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和田玉的裂痕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结合光学、触觉和经验判断。以下是专业且详细的检测步骤和注意事项:
1. 自然光观察法
将玉件置于充足的自然光下(避免强光直射),缓慢旋转观察。天然裂痕通常呈线状或不规则分布,可能伴随色差或折射异常。重点检查雕刻凹陷处、边缘等易忽略区域,必要时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微纹理。
2. 透光检测法
对厚度适中的玉料(如手镯、牌片),用强光手电筒紧贴玉面透射。裂痕会呈现明显的暗色线条,与玉石的纤维结构走向不同。注意区分裂痕与天然水线:水线透光均匀,边缘模糊;裂痕边界锐利,可能伴阴影。
3. 触觉辅助判断
用指甲轻刮疑似裂痕处,明显刮擦感或阻滞感可能为表面裂纹。对于深层裂痕,可通过温度变化测试:将玉件短暂握紧后松开,裂痕处因导热差异可能有短暂温差感。
4. 水滴渗透法
在可疑区域滴一滴清水,静置数分钟后擦干。裂痕处可能残留水渍或出现缓慢渗透现象。此法适用于未打蜡的原料检测。
5. 专业仪器检测
有条件时可使用珠宝显微镜(40倍以上)观察裂痕断面形态:天然老裂边缘常有氧化沁色,新裂断面新鲜锐利。紫外灯下部分填充处理的裂痕会显示荧光反应。
6. 结构分析技巧
和田玉的裂痕常沿解理面发育,籽料裂痕多伴生水草纹或钉子纹沁色。需注意裂纹与玉筋的区别:玉筋是矿物集合体定向排列,透光下连贯无中断。
7. 保养相关注意事项
长期不戴的和田玉需定期检查,干燥环境可能导致隐性裂痕扩大。清洁时避免超声波清洗机,高频振动会加剧裂纹扩展。对于有裂的玉件,可通过盘玩形成包浆短期掩盖,但不能修复结构损伤。
购买时务必在交易前完成裂痕检查,部分商家会通过封蜡、抹油等手段暂时掩盖裂纹。高档和田玉原料切割前常采用多波段光源进行三维扫描预检。值得注意的是,天然小绺裂(如籽料的"指甲纹")有时是鉴别真伪的特征之一,需辩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