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紫砂 >> 百科详情

明清紫砂壶书籍介绍

2025-07-10 紫砂 责编:奇石百科 7329浏览

明清时期的紫砂壶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相关书籍研究涵盖历史、工艺、名家及鉴赏等多个领域。以下为代表性著作及扩展知识:

明清紫砂壶书籍介绍

1. 《阳羡茗壶系》- 周高起(明)

中国首部系统记载紫砂壶的专著,详述明代宜兴紫砂的起源、原料、工艺及名家如供春、时大彬等。书中“壶于茶具,用处一耳”点明紫砂与茶文化的深度关联。

2. 《阳羡名陶录》- 吴骞(清)

清据学代表作,补充了明代史料,收录徐友泉、陈鸣远等名家资料,并记载“供春壶”失传轶事,反映当时文人对紫砂的考据热情。

3. 《茗壶图录》- 奥玄宝(日本,明治时期)

日本藏家所著,收录32把名壶图谱,含“筋纹器”“光素器”等造型分类,体现江户末期日本对紫砂的审美视角。书中“方非一式,圆不一相”成为后世形制研究的经典概括。

4. 《宜兴紫砂珍赏》- 顾景舟(现代)

虽为现代著作,但系统梳理明清传统。顾景舟以“壶艺泰斗”身份解析时大彬“调砂技法”、陈鸣远“仿生器”的工艺突破,附珍品图片与印章考据。

5. 《紫砂收藏与鉴赏》- 徐秀棠

从收藏角度分析明清紫砂断代特征,如明代壶胎较粗、清代修饰精细,指出“包浆自然”“接胎痕”等鉴定要点,并探讨宫廷紫砂(如乾隆珐琅彩壶)的特殊性。

6. 《中国紫砂辞典》- 韩其楼

工具书性质,收录明清紫砂专业术语如“本色泥”“捂灰烧制”,解释“曼生十八式”等经典器型渊源,附历代艺人年表。

扩展知识:

泥料演变:明代多用原矿紫泥,清初朱泥盛行,清中后期出现拼泥技术(如“团泥”)。

文人参与:陈鸿寿(曼生)与杨彭年合作,开创“曼生壶”铭文风潮,将金石书画与壶艺结合。

外销影响:17世纪欧洲“茶叶热”推动紫砂外销,荷兰代尔夫特陶器曾模仿紫砂造型。

研究明清紫砂需结合实物与文献,注意区分民国仿古作伪(如“民国绿泥冒充明清壶”),当古发现(如扬州明万历遗址出土时大彬款壶)亦提供新佐证。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锡林郭勒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盟市,虽以草原文化闻名,但当地的手工艺品市场也逐渐发展,紫砂罐作为兼具实用与收藏价值的器皿,在北方市场也有一定需求。以下是相关信息和扩展知识:1. 本地购买渠道 - 传统市场
    2025-07-04 紫砂 9407浏览
  • 清代紫砂壶底款特征与鉴定要点:一、官方与民间款识并存1. 官窑器底款:雍正、乾隆时期宫廷定制的紫砂壶可能出现"大清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楷书青花款,此类器物多为景德镇督陶官唐英监制,存世极少,故宫博物院藏部
    2025-07-03 紫砂 8371浏览
栏目推荐
  • 宜兴紫砂壶的养护需遵循系统性方法,以下是专业养护要点:1. 开壶处理 新壶使用前需彻底清洁内外壁,去除窑灰与杂质。建议先用清水煮沸30分钟,后换清茶汤(推荐低档绿茶)文火慢煮1小时,促进气孔舒张与茶味浸润。2. 专
    2025-06-10 紫砂 2058浏览
  • 明代紫砂壶确实存在真品,但存世量极为稀少,且鉴定难度较高。以下是关于明代紫砂壶的详细分析:1. 历史背景与制作工艺 明代(尤其是16世纪中后期)是紫砂壶的初创期,制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等奠定了紫砂艺术的基础。
    2025-06-10 紫砂 172浏览
  • 鉴定吕尧臣紫砂壶真伪需综合考量工艺、泥料、款识等要素,以下是具体方法及相关知识扩展:1. 泥料特征 吕尧臣擅长调配稀有泥料,如“吕氏朱泥”“绞泥”等。真品泥料温润细腻,颗粒分布自然,表面泛玉质感。仿品多用普
    2025-06-09 紫砂 6227浏览
全站推荐
  • 关于大藏玛瑙天珠股票,需从多个角度分析。以下为关键信息及扩展知识:1. 行业背景 天珠属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品,近年因收藏热和文玩市场扩张,稀缺材质(如至纯玛瑙)的老天珠价格飙升。但股票市场涉及的天珠概念股通
    2025-07-07 玛瑙 8175浏览
  • 中高端翡翠价格趋势受多重因素影响,近年呈现以下特点:1. 资源稀缺性驱动 缅甸作为全球90%以上翡翠原石供应地,近年因政治动荡、矿区环保政策收紧及优质矿脉枯竭,导致高货原料(如帝王绿、玻璃种)供应锐减。2020年后
    2025-07-07 翡翠 1879浏览
  • 玉石奇石鉴定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学徒需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以下是成为一名合格玉石奇石鉴定师的进阶路径和关键要点: 一、基础知识储备1. 矿物学与岩石学基础 - 掌握常见玉石的矿物成分(如和田玉为透
    2025-07-07 奇石 967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