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紫砂 >> 百科详情

陶姓紫砂作家名单

2025-07-10 紫砂 责编:奇石百科 7111浏览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陶姓紫砂艺人及其相关背景资料,涵盖明清至今的代表性人物:

陶姓紫砂作家名单

1. 时大彬(明代)

虽非陶姓,但作为紫砂鼻祖供春的弟子,其徒弟中多位陶姓艺人延续了紫砂技艺。明代陶姓制壶者多与时大彬流派相关,如陶镕(传世作品罕见,多见于典籍记载)。

2. 陈鸣远(清代)

陶姓传承中受其风格影响深远。清中期陶善仿制其自然形壶,如梅桩壶、松段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陶制南瓜壶”即为一例。

3. 陶宝山(清乾隆年间)

擅制光素器,注重泥料提炼,《阳羡砂壶图考》记载其“工手细腻,胎骨均匀”。代表作为“朱泥扁腹壶”,泥料呈橘皮皱质感。

4. 陶斐然(清道光年间)

文人壶代表,与梅调鼎、瞿子冶等书画家合作,壶身常镌刻金石文字。独创“三足隐钮式”,底部落款“斐然手制”楷书阳文。

5. 陶国良(民国)

复兴传统技法,改良窑烧工艺。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参展的“紫泥笠荫壶”采用古法柴窑烧制,呈现独特窑变效果。

6. 陶昌鹏(现代)

省级非遗传承人,专研绞泥技艺。作品“四季平安壶”融入青瓷绞胎工艺,2020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7. 陶瑜(当代)

新生代代表,主张“新文人器”理念。2023年嘉德春拍中“玄石提梁套组”以89万元成交,开创年轻艺人拍卖纪录。

补充知识:

宜兴陶氏家族现存《陶氏族谱》记载,自元代迁入丁蜀镇后,分支中有十三代从事紫砂业。

“陶工三绝”指陶姓艺人特有的“调砂、刻绘、窑温”技术,民国《匋雅》称其“砂粗见骨,画细入神,火候如炼丹”。

现存最早陶姓制壶者为明万历时期的陶进,出土墓葬中可见“贡局”款梨皮泥小壶,证实当时已参与官器制作。

当代鉴定要点:

老壶需注意陶姓款识演变——明末多竹刀刻款,清初改用印章阳文,民国时期出现双框章。新仿品常见化学泥料冒充老朱泥,真品断面可见黄颗粒(本山绿泥调砂特征)。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紫砂锅不建议使用胶带粘贴,原因如下:1. 材质反应风险 紫砂是一种高温烧制的陶瓷材料,表面具有微孔结构。普通胶带的黏合剂可能含有有机溶剂或化学成分,长期接触会导致胶质渗入微孔中,不仅难以彻底清洁,还可能污染
    2025-07-03 紫砂 8279浏览
  • 去除紫砂壶内泥垢需结合其材质特性(透气性、吸附性)和茶垢成分(茶多酚、矿物质沉积),采用温和物理与化学方法交替处理。以下为具体步骤及扩展知识: 一、基础清洁法1. 沸水淋烫 紫砂壶空壶状态入沸水至满,加盖静
    2025-07-03 紫砂 3278浏览
栏目推荐
  • 寿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文物保存和艺术品收藏对存储环境有较高要求。当地专家推荐紫砂罐作为存储器具,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专业考量:1. 材质特性紫砂属天然陶土,具备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优于普通陶瓷。其微
    2025-06-07 紫砂 371浏览
  • 紫砂壶通常搭配以下类型的杯子,材质和风格的选择需考虑与壶的协调性及茶汤表现:1. 紫砂杯 同为紫砂材质,与壶形成统一体系,尤其适合冲泡发酵茶(如普洱、黑茶)。紫砂杯的双气孔结构能吸附茶香,长期使用会形成茶
    2025-06-07 紫砂 167浏览
  • 朱段泥是紫砂泥料中的一种珍贵品种,属于段泥大类,因烧成后呈现橙红色或朱砂色调而得名。以下是关于朱段泥的详细特点和分析:1. 泥料特性 朱段泥是天然共生矿,由紫泥、绿泥和红泥混合而成,含铁量较高,烧结温度范
    2025-06-07 紫砂 9565浏览
全站推荐
  • 元代古墓出土的钱币是研究元代经济、货币制度及社会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以下是关于元代墓葬出土钱币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的详细分析:1. 常见钱币类型 - 至元通宝:元代主要流通货币之一,由忽必烈时期铸造,材质以
    2025-07-06 钱币 4663浏览
  • 英国邮票价格因邮寄类型、重量和尺寸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2023年英国皇家邮政(Royal Mail)主要邮票价格的详细信息,供参考:1. 普通信件(标准邮资) - 一等邮资(1st Class):通常次日送达,重量不超过100克的信件基础
    2025-07-06 邮票 9203浏览
  • 余文乐是香港知名演员、潮流 icon,同时也是资深艺术收藏家,其收藏以当代艺术、潮流艺术为主,兼具东西方视角。以下是他收藏中较为知名的作品及相关背景:1. KAWS 作品 余文乐收藏了大量KAWS的标志性作品,如《COMPANION》
    2025-07-06 收藏 9621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