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紫砂 >> 百科详情

陶姓紫砂作家名单

2025-07-10 紫砂 责编:奇石百科 7111浏览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陶姓紫砂艺人及其相关背景资料,涵盖明清至今的代表性人物:

陶姓紫砂作家名单

1. 时大彬(明代)

虽非陶姓,但作为紫砂鼻祖供春的弟子,其徒弟中多位陶姓艺人延续了紫砂技艺。明代陶姓制壶者多与时大彬流派相关,如陶镕(传世作品罕见,多见于典籍记载)。

2. 陈鸣远(清代)

陶姓传承中受其风格影响深远。清中期陶善仿制其自然形壶,如梅桩壶、松段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陶制南瓜壶”即为一例。

3. 陶宝山(清乾隆年间)

擅制光素器,注重泥料提炼,《阳羡砂壶图考》记载其“工手细腻,胎骨均匀”。代表作为“朱泥扁腹壶”,泥料呈橘皮皱质感。

4. 陶斐然(清道光年间)

文人壶代表,与梅调鼎、瞿子冶等书画家合作,壶身常镌刻金石文字。独创“三足隐钮式”,底部落款“斐然手制”楷书阳文。

5. 陶国良(民国)

复兴传统技法,改良窑烧工艺。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参展的“紫泥笠荫壶”采用古法柴窑烧制,呈现独特窑变效果。

6. 陶昌鹏(现代)

省级非遗传承人,专研绞泥技艺。作品“四季平安壶”融入青瓷绞胎工艺,2020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7. 陶瑜(当代)

新生代代表,主张“新文人器”理念。2023年嘉德春拍中“玄石提梁套组”以89万元成交,开创年轻艺人拍卖纪录。

补充知识:

宜兴陶氏家族现存《陶氏族谱》记载,自元代迁入丁蜀镇后,分支中有十三代从事紫砂业。

“陶工三绝”指陶姓艺人特有的“调砂、刻绘、窑温”技术,民国《匋雅》称其“砂粗见骨,画细入神,火候如炼丹”。

现存最早陶姓制壶者为明万历时期的陶进,出土墓葬中可见“贡局”款梨皮泥小壶,证实当时已参与官器制作。

当代鉴定要点:

老壶需注意陶姓款识演变——明末多竹刀刻款,清初改用印章阳文,民国时期出现双框章。新仿品常见化学泥料冒充老朱泥,真品断面可见黄颗粒(本山绿泥调砂特征)。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紫砂壶的壶型排名历来是茶器爱好者热议的话题,不同壶型不仅体现工艺美学,还与功能、历史底蕴密切相关。以下为综合传统审美、实用性和收藏价值的经典壶型分析:1. 石瓢 源自陈曼生设计的“曼生十八式”之一,三角锥
    2025-08-19 紫砂 3890浏览
  • 紫砂壶开壶后出现泡沫属于常见现象,具体原因和应对方法如下:1. 矿料析出物反应 紫砂壶在高温烧制时,矿料中的石英、云母等成分可能形成微小气孔结构。开壶时水温骤变,残留的矿物质与水分接触后产生物理反应,形成
    2025-08-19 紫砂 6452浏览
栏目推荐
  • 黄井紫砂研究所的具体地址尚未在公开信息中详细披露,但可提供以下相关背景和扩展信息供参考:1. 紫砂产业地理分布 中国紫砂产业的核心区域集中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原宜兴紫砂工艺厂所在地),该地区被誉为"中国紫
    2025-07-28 紫砂 2107浏览
  • 紫砂壶上常见的章通常包括以下4类,根据制壶流程和作者习惯,数量与位置有所不同: 1. 底章 位于壶底中心,多为方形或圆形,通常刻有作者姓名、工作室名号或品牌标识。这是紫砂壶的“”,名家底章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
    2025-07-28 紫砂 9162浏览
  • 制作一只紫砂壶所需的泥料用量因壶型、容量、工艺等因素差异较大,通常需考虑以下要点:1. 容量与泥料关系 常规容量(200-300毫升)的紫砂壶通常需0.5-1斤泥料。大型壶(如500毫升以上)可能需要1.5-2.5斤,而迷你壶(100毫
    2025-07-27 紫砂 8321浏览
全站推荐
  • 乳白色翡翠手镯是一种独特的翡翠品种,其颜色柔和温润,呈现奶油白或象牙白的色调。以下是关于乳白色翡翠手镯的详细分析:1. 颜色成因 乳白色翡翠的形成与矿物成分及结构密切相关。主要由钠铝辉石(硬玉)组成,但因
    2025-08-26 翡翠 3054浏览
  • 《自由之战》中帕奇的圣石搭配需要根据其技能机制和战场定位进行优化。帕奇作为坦克型英雄,核心需求是生存能力、控制增益和技能冷却,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圣石属性优先级1. 防御属性 - 护甲/魔抗圣石:优先选择物
    2025-08-26 奇石 998浏览
  • 吉林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石产地和健康家居产业集聚地,拥有多家专业的温控玉石床垫生产企业。以下是关于该地区行业情况的详细介绍:1. 核心生产技术吉林厂商普遍采用岫岩玉、长白山蛇纹玉等本土玉石原料,通过数控切割工
    2025-08-26 玉石 3522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