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钱币的演变历程反映了其经济、政治和技术的变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 殖民时期(17世纪-18世纪)
北美殖民地初期缺乏统一货币,交易依赖实物交换、外国硬币(如西班牙银元、英国先令)以及殖民地自行发行的纸币。西班牙银元因成色稳定成为重要流通货币,其“八片币”分割方式影响了后来的美元符号“$”设计。各殖民地纸币因滥发导致严重通胀,为后来美国宪法禁止州政府发行货币埋下伏笔。
2. 初期(1792年《铸币法案》)
1792年通过的《铸币法案》确立美元为官方货币,采取金银复本位制,1美元定义含24.1克纯银或1.6克纯金。费城造币厂成立,首铸硬币包括:
- 银币:半角(5美分)、1角、25美分(quarter)、半元(50美分)、1元。
- 金币:2.5元(1/4鹰)、5元(半鹰)、10元(鹰币)。
早期硬币多手工雕刻,图案简洁,如“飘逸长发”自由女神像。
3. 19世纪的发展与混乱
- 私人铸币: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催生私人铸币厂(如Moffat & Co.),直至1857年才被联邦禁止。
- 纸币兴起:南北战争期间(1861年),联邦政府首次发行“绿背钞”(Greenbacks),并立法确立国家银行体系,要求银行以国债为抵押发行纸币。
- 硬币材质变更:1857年取消半分铜币;1864年青铜代替纯铜铸造1分硬币(“印第安人头像”分币);金银比价失衡导致1873年废止银元自由铸造(“1873年罪行”争议)。
4. 20世纪的标准化与革新
- 联邦储备体系(1913年):确立美联储为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联邦储备券(现代美元纸币)。
- 大萧条与银本位终结:1933年废除金本位,1935年停止银元流通;1964年后硬币材质改为铜镍合金(银币退出流通)。
- 安全技术升级:1990年代起逐步加入防伪特征(全息条、水印、等),2006年全面更新纸币设计(“新一代美钞计划”)。
5. 当代特色与争议
- 1美元硬币推广失败:1971年艾森豪威尔美元、1979年苏珊·安东尼币均因公众习惯纸币未能普及。
- 纪念币与投资币:1986年起发行鹰扬金币/银币(American Eagle),国会授权纪念币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 加密货币冲击: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货币兴起引发对法定货币体系的反思,但美元仍主导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补充知识点:
“In God We Trust”:1864年首次出现在2分硬币上,1955年立法要求所有硬币纸币必须铭刻。
错版珍品:1913年自由女神镍币(仅5枚存世)、1955年双模分币(错版林肯分)拍卖价超百万美元。
美国货币史既是金融制度成熟的缩影,也展现了技术、民意与政策的博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