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和田玉 >> 百科详情

中国黄金和田玉金吊坠

2025-07-20 和田玉 责编:奇石百科 3671浏览

中国黄金和田玉金吊坠是一种结合了黄金与和田玉的高端珠宝饰品,兼具贵金属的奢华与玉石的温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以下是关于此类吊坠的详细解析:

中国黄金和田玉金吊坠

1. 材质特性

和田玉:产自新疆和田,属于软玉,以细腻油润、质地坚韧著称。分为白玉、青玉、黄玉等,其中羊脂白玉最为珍贵。和田玉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德行,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黄金:通常采用18K或足金(24K)。18K金硬度高,适合镶嵌,色泽多变(如玫瑰金、白金);足金则保值性强,但质地较软,需注意佩戴时的磨损。

2. 工艺与设计

雕刻工艺:和田玉部分常见浮雕、镂雕或阴刻,题材包括生肖、观音、佛首、花卉等传统吉祥图案,亦有现代简约设计。

镶嵌技术:采用爪镶、包镶或微镶,确保玉石稳固。部分高端作品会搭配钻石或珐琅点缀,提升层次感。

3. 文化寓意

玉石:象征平安、长寿与,如“玉坠护身”的民间信仰。

黄金:代表富贵与喜庆,常与“金玉满堂”“金枝玉叶”等成语关联。二者结合寓意“金玉良缘”,多为婚庆或馈赠佳选。

4. 市场价值因素

和田玉等级:白度、脂粉度、瑕疵量直接影响价格。顶级料雕刻的吊坠可能售价数万元。

黄金克重与:金价按国际行情浮动,工费另计。古法金、3D硬金等特殊工艺会溢价。

品牌溢价:中国黄金等知名品牌因质检保障,价格高于小作坊,但保值性更强。

5. 佩戴与保养

避免碰撞:和田玉硬度虽高,但韧性不足,剧烈撞击可能碎裂。

清洁方法:用软布蘸清水擦拭,忌化学试剂。黄金部分可定期用专业清洗液浸泡。

存放建议:单独收纳,防止金属刮伤玉面,长期不佩戴时可涂婴儿油保养玉石。

6. 收藏与鉴别

证书验证:需具备国家认可机构(如NGTC)的鉴定证书,确认玉石天然性及黄金。

仿品辨识:警惕玻璃或岫玉冒充和田玉,可通过透光观察结构,天然玉有絮状纹理;黄金需看钢印标识(如“AU750”“足金999”)。

中国黄金和田玉金吊坠融合了材质与文化的双重价值,既是身份象征,也是情感寄托,选购时需综合考量工艺、寓意与自身需求。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和田玉沁色可以佩戴,但在佩戴前需综合考虑其特性、成因及保养要点。以下分几点详细说明:1. 沁色成因与特性 沁色是和田玉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受地下水、矿物元素渗透形成的次生色,常见黄、红、褐等色调。其本质是外来
    2025-07-13 和田玉 6091浏览
  • 和田玉收藏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质地与结构 - 优质和田玉质地细腻温润,呈现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内部结构致密均匀,肉眼观察无明显颗粒感,透闪石含量通常在95%以上。 - 常见结构为毛毡状、纤维交织结
    2025-07-12 和田玉 3947浏览
栏目推荐
  • 哈密戈壁玉与和田玉是中国两种极具特色的玉石,在产地、质地、外观及文化价值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详细对比与分析: 1. 产地与形成环境哈密戈壁玉 主要产自新疆哈密地区的戈壁滩,属于风蚀地貌产物。长期经历风沙打
    2025-06-18 和田玉 4821浏览
  • 和田玉的暖白与羊脂是评判其质地与价值的重要指标,二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1. 暖白玉的特征与成因 颜色表现:暖白色调偏米黄或浅糖色,视觉上柔和温润,属于和田玉中的广义白玉范畴。其色泽因铁元素微量渗透或次生氧化
    2025-06-18 和田玉 4889浏览
  • 宝庆银楼的和田玉系列产品是中国传统珠宝工艺与和田玉文化的结合典范,具有以下特点和专业知识点:1. 材质溯源和田玉主要产自新疆昆仑山脉,按颜色可分为白玉、青玉、黄玉等八大类。宝庆银楼的和田玉系列多选用籽料或
    2025-06-18 和田玉 8937浏览
全站推荐
  • 在国画中,马嘴比例失调的修正需要结合观察、技法调整和传统审美原则。以下是具体的解决方法和相关知识点: 一、观察与构图阶段1. 结构比对 马的头部结构中,嘴部长度约占头长的1/3(侧面视角)。若嘴部过大,需先用
    2025-07-21 国画 8513浏览
  • 油画的颜料主要分为矿物颜料、有机颜料和人工合成颜料三大类。以下详细列出所需材料和相关知识:1. 基础颜料 - 钛白(TiO₂):覆盖力最强的白色,常用于提亮或调色。 - 镉红/镉黄:高饱和度的暖色系颜料,耐光性强
    2025-07-21 油画 5538浏览
  • 教师卖字画是否违法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1. 职务行为限制 -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事业单位人员(包括公办教师)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若教师在校园内利用教师身份向学生或家长
    2025-07-21 字画 8355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