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鲲鹏是当代中国紫砂艺术领域的知名工艺师,尤其擅长传统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他出生于紫砂之乡江苏宜兴,自幼受到当地浓厚的紫砂文化熏陶,早年师从多位紫砂名家,系统学习了紫砂泥料配比、成型技法与装饰工艺,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在艺术风格上,鲍鲲鹏的作品以“古朴中见精巧”著称。他注重紫砂壶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平衡,擅长运用传统手工拍打成型技法(如“打身筒”和“镶身筒”),同时对绞泥、铺砂、浮雕等装饰工艺也有独到理解。其代表作常融合文人审美,如仿古器形的石瓢、仿生题材的南瓜壶等,泥料多选用原矿紫泥、底槽青或朱泥,呈现温润质朴的质感。
鲍鲲鹏强调创作需“承古而不泥古”,在传统器型中加入现代线条元素,例如在掇球壶的壶钮处理上融入几何简约风,或在壶身雕刻中结合书画篆刻技艺。他的部分作品曾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此外,他对紫砂行业亦有贡献,积极参与非遗传承活动,通过讲座和工坊培训青年学徒,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发展。其工作室在宜兴丁蜀镇设有紫砂创作基地,注重从炼泥到烧成的全流程把控,坚持“一手工”原则,拒绝模具批量化生产,确保每件作品的独特性。
紫砂壶鉴赏家评价其作品“泥色纯正、气韵生动”,尤其在细节处理上体现功力,如壶嘴与壶把的力学平衡、口盖的严丝合缝等。鲍鲲鹏的部分精品需提前定制,制作周期长达数月,泥料陈腐时间和窑温控制均遵循古法,成品兼具收藏与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