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水墨画中的树木需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 用笔技法
- 中锋用笔:树干以中锋勾勒,强调力度与节奏,行笔时提按变化表现树皮纹理。老干用干笔渴墨,新枝用湿笔淡墨。
- 侧锋皴擦:用侧锋表现树皮质感,如松树可用鱼鳞皴,柏树用扭曲的麻绳皴。皴擦后辅以淡墨渲染增强体积感。
2. 墨色层次
- 树干常用浓墨勾勒轮廓,树枝分叉处墨色渐淡。远树以淡墨概括,近树需细节丰富。树叶通过浓淡区分空间,前组叶用重墨点簇,后组叶用淡墨晕染。
3. 结构规律
- 鹿角枝:典型的分枝方式,主枝向上,小枝呈"Y"字形交错,常见于椿树、柳树。
- 蟹爪枝:枝条下俯如蟹爪,适用于表现寒林老树,需以枯笔疾速拖笔。
- 注意"树分四歧",枝干需有前后左右的空间穿插。
4. 点叶与夹叶法
- 点叶:用毛笔直接点垛,如胡椒点、介字点、梅花点,注意聚散关系。
- 夹叶:双钩填色法,适合工细表现,如枫叶用三角单元组合,梧桐叶掌状勾勒。
5. 特殊树种画法
- 松树:干如龙鳞,松针呈扇形排列,可用车轮针法。
- 柳树:长条下垂,柳叶以淡墨一笔带过,讲究飘逸感。
- 竹子:竹节"一"字突起,竹叶"个"字、"介"字组合。
6. 构图要点
- 树木在画面中起骨架作用,需考虑与山石、屋宇的比例关系。
- 丛林处理注重远近虚实,近景单株刻画细致,远景以墨块概括。
- 雪中树可用"留白法",用淡墨染背景衬托积雪。
传统水墨画树讲求"树如屈铁",元代倪瓒创"折带皴"画枯树,清代龚贤善用积墨法表现树林层次。练习时可临摹《园画谱》中的经典范式,同时观察真实树木的生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