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起草阶段使用的笔头类型多样,需根据画面需求、风格及个人习惯选择,以下是常见笔头类型及其特点:
1. 狼毫笔
- 原料为黄鼠狼尾毛,特点是弹性强、笔锋锐利,适合勾勒精细线条或工笔画起稿。
- 细分种类包括小叶筋、衣纹笔等,可精准控制浓淡干湿,表现细节如花鸟的羽毛、人物的衣纹。
2. 兼毫笔
- 狼毫与羊毫混合制成,兼具弹性与蓄墨性,适合初学者或写意画起草。
- 如"白云笔",墨色层次过渡自然,可用于小写意花卉、山石的初步造型。
3. 羊毫笔
- 纯羊毫柔软饱满,蓄墨量大,适合泼墨或大面积晕染前的轮廓定位。
- 大号羊毫(如提斗笔)常用于山水画中渲染云水,再以小笔补充细节。
4. 硬毫笔(如山马笔)
- 用鬃毛或石獾毛制成,笔锋硬挺,适合表现苍劲的枯笔效果,如松枝、老干等。
5. 秃笔与破锋笔
- 故意磨损的笔头可产生飞白、断续效果,适用于写意画的狂草式起稿或特殊肌理。
扩展知识:
古代画家如八大山人善用秃笔,以简练线条表达意象;宋代院体画则多用尖细狼毫精准勾勒。
现代画家起草时可能结合铅笔或木炭打底,但传统派仍坚持毛笔直接起稿以保持笔墨连贯性。
选择笔头还需考虑纸性(生宣、熟宣)和墨色(焦墨、淡墨)的匹配。
起草笔法讲究"意在笔先",强调中锋运笔的稳定性与侧锋变化的灵活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