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课文中略写的奇石包括:
1. “仙人指路”——形似仙人伸手指引方向,常与云雾搭配构成禅意画面,体现黄山石“以形赋意”的特点。其地质成因是花岗岩垂直节理风化后形成的柱状残留体。
2. “天狗望月”——状如犬首仰天,由花岗岩球状风化与冻裂作用共同塑造,夜间观石更显神似,与黄山“月夜观石”的传统景观文化相关。
3. “狮子抢球”——多块岩石组合成猛狮扑球动态,展现黄山石“群像构图”的独特景观,其形成与第四纪冰川搬运堆积作用有关。
4. “仙女弹琴”——山峰轮廓似抚琴仕女,配合松涛声形成“有声有色”的意境,属于黄山“象形石”典型代表,岩石层理与风化差异塑造了流畅线条。
5. “金鸡叫天都”——位于天都峰侧的鸡形石,晨光中轮廓分明,与日出云海构成“一唱天下白”的典故联想,花岗岩中长石蚀变形成的黄褐色调强化了命名意象。
补充知识:黄山奇石多为1.28亿年前燕山期花岗岩经冰川、风化等外力雕琢而成,其命名体系融合了道家文化(如仙人系列)、民间传说(动物拟形)及诗词意象(琴棋书画),现存可考名的奇石达120余处,约占黄山具象造型石的60%,其余未命名奇石亦多具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