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邮票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1. 去除背胶残留:大部分邮票背面涂有水溶性背胶(如阿拉伯树胶或合成胶),水洗能溶解胶质,避免邮票因黏连而损坏。尤其对于旧邮票,残留胶液可能导致纸张酸化或发黄,水洗可延缓老化。
2. 清洁污渍:邮票在流通中可能沾染灰尘、汗渍或霉斑,温水浸泡(通常低于40℃)配合中性清洁剂可软化并去除表层污物,但对油墨稳定性较高的邮票(如近代邮票的染料油墨)需谨慎操作。
3. 分离粘连邮票:被胶水或水分黏在一起的邮票,通过浸泡可温和分离,避免强行撕扯导致的齿孔损伤。需注意不同纸质(如手工纸与机制纸)的耐水性差异。
4. 修复平整度:湿润状态下的邮票纤维膨胀重组,压平后可修正卷曲或褶皱,但需使用吸水纸与重物均匀施压,避免干燥不均引发变形。
5. 鉴别真伪辅助:部分伪造邮票的油墨或纸张遇水会褪色、晕染,而正规邮票多采用耐水材料。但此法有破坏性,通常不作为首选鉴定手段。
扩展知识:
水洗邮票属于物理修复范畴,操作前需确认邮票材质(如早期“蓝便士”邮票的普鲁士蓝染料易溶于水)。
专业处理会采用去离子水减少矿物质残留,干燥时需避光防尘。
收藏级邮票建议优先选择机械清洁(如软毛刷)或交由专业机构处理,避免自行水洗导致品相降级。
需要注意,过度水洗可能削弱纸张纤维,引发脆化或褪色,尤其对19世纪的未经保护层处理的木浆纸邮票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