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玉石的和生产工艺因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以下是几种常见人造玉石的技术和关键要点:
一、树脂基人造玉石(仿翡翠/玛瑙)
1. 基材
-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占比30-50%,常用邻苯型或间苯型树脂
- 氢氧化铝粉(Al(OH)₃)40-60%作为填充剂,粒径控制在400-800目
- 色浆0.5-3%,采用无机颜料如氧化铬绿(仿翡翠)、氧化铁红(仿鸡血石)
- 固化剂MEKP(过氧化甲乙酮)1-2%
2. 工艺要点
- 真空搅拌脱泡(-0.095MPa以上)
- 模具采用抛光不锈钢或硅胶模
- 60℃恒温固化4-6小时
- 表面需进行UV镀膜处理增强耐磨性
二、玻璃质人造玉石(稀土夜光玉)
1. 熔融
- 石英砂(SiO₂)55-65%
- 硼砂(Na₂B₄O₇·10H₂O)15-20%
- 碳酸钙(CaCO₃)8-12%
- 稀土发光材料(SrAl₂O₄:Eu,Dy)5-8%
2. 关键工艺
- 1350-1450℃高温熔制
- 采用浇铸法成型
- 退火温度需控制在520±10℃
三、复合人造石英石
1. 主流体系
- 石英砂(6-30目)90-93%
- 树脂(改性丙烯酸)7-9%
- 偶联剂(硅烷KH-570)0.3-0.5%
- 固化剂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2. 生产创新
- 使用振动压缩成型技术(压力20-30MPa)
- 后期需经过定厚抛光和防污处理
- 近年流行添加纳米TiO₂实现自清洁功能
四、关键技术突破点
1. 仿真度提升:采用多层浇注技术模仿天然玉石的絮状结构,如添加云母片仿"棉絮"效果。
2. 环保改进:部分企业开始使用大豆油基树脂替代石油基树脂。
3. 功能性拓展:掺入石墨烯可提升导热性,制作保温玉石板材。
注:以上需根据具体设备条件和产品要求调整,生产过程中需注意有机挥发物(VOC)控制和固化程度检测。人造玉石的莫氏硬度通常为4-6级,低于天然玉石(和田玉6-6.5,翡翠6.5-7),这是鉴别的关键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