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桂鱼头的画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需注意笔墨技法与结构特征的结合:
1. 观察结构
桂鱼头部呈三角形,吻部短圆,鳃盖宽大。重点表现其隆起的额头与厚实的下颌,眼睛位于头部前上方,眼珠乌黑有神。起稿时用淡墨勾勒轮廓,注意比例关系,成年桂鱼头部约占体长的1/4。
2. 笔墨处理
用兼毫笔蘸中墨侧锋画出头部轮廓,注意笔触的虚实变化。
浓墨点出眼球,留出高光,眼角用枯笔细线勾勒。
鳃盖用淡墨皴擦表现硬骨质感,边缘线条要劲挺。
鱼唇用淡赭石渲染,下唇较厚可适当留白表现立体感。
3. 细节刻画
鱼须用篆书笔法写出,根部粗尖端细,共4对(上颌2对较长,下颌2对较短)。
鳞片从鳃后部开始表现,用"个"字型排列,近头部鳞片较大。
额部暗面可加少许花青渲染,体现水润感。
4. 配景处理
传统画法中常配藻类或桃花,用写意笔法补景。水面可留白或淡墨烘染,鱼头下方略施淡墨表现投影。
补充知识:桂鱼(鳜鱼)在传统绘画中寓意"富贵有余",宋代《宣和画谱》记载五代黄筌曾精绘《鳜鱼戏藻图》。清代八大山人常以秃笔写鳜鱼,眼珠上翻的独特造型成为其标志性语言。当代创作可尝试在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入没骨画法,用色彩直接塑造形体。